【气象科普】什么是“全球4A季风区”?锋面气旋与锢囚锋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6-13 4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4A季风区

季风区(monsoon region)是指气候受季风影响的区域。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形成原因是海洋与陆面温度对比具有季节变化。在全球区域范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4A季风区,亚洲季风(Asia),澳大利亚季风(Australia),非洲季风(Africa),美洲季风(America北美西部)

亚洲季风

最为著名和典型的是亚洲季风区(包括南亚和东亚)。欧亚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和南亚(南临印度洋)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在亚洲最为典型。

【气象科普】什么是“全球4A季风区”?锋面气旋与锢囚锋

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它的范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等地。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欧亚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特别显著,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大,其前缘强劲的偏北风成为东亚的冬季风。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东亚的夏季风。东亚季风对中国东部、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形成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东亚季风气候。

南亚为热带季风区,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夏季风期间干湿分明,夏季风期间为雨季,冬季风期间为干季。

澳大利亚季风

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的沙漠热低压的气旋性环流组成有限的夏季季风,它的影响向东一直延伸到所罗门群岛,并且在海陆温度梯度大的西部是最强的。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7月份澳大利亚高压向东移动,此反气旋可以在相对冷的内陆暂时减慢和加强[拉塞尔;有些能跨越赤道进入东南亚热低压区。

非洲季风

由于非洲大陆海拔较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够显著,使得季风势力不强且常常与信风重合,因而大部分资料认为非洲没有季风性气候。

由于非洲北部陆地面积>非洲南部,因而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部,所以描述非洲北部的盛行风时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用“季风”二字,而南部则不用。

1月份:受下垫面热力性质影响,北半球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地区形成较强的冷高压,南半球卡拉哈里沙漠形成的热低压和南移的赤道低压相叠,形成显著的南非低压。两者之间形成偏北风,一部分气流和东北信风重合。

当这股偏北风携带着撒哈拉的沙尘到达几内亚湾沿岸,就被当地人称为“哈马丹风”。干燥的气流迅速降低当地的湿度,沙尘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严重危害当地的生产与生活。此时马达加斯加岛受副高和南非低压之间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形成来自海洋的偏东风,气流与信风合并,使得东南风更强劲,更湿润。因而全岛11月~次年3月为雨季。

7月份:受下垫面热力性质影响,撒哈拉和阿拉伯地区形成热低压,加上北移的赤道低压使此热低压更强,卡拉哈里沙漠形成不强的冷高压。热低压和南半球的副高二者之间形成偏南风,一部分气流与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形成的西南季风重合,一部分气流与东南信风重合。

当偏南的气流中干热的西南风吹到埃及,就被当地人称为“五旬风”,干热的南风吹到埃及和苏丹则被称为“坎辛风”。干热的东南风吹到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洛可风”。此时的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受副高控制,风力微弱,盛行下沉气流。强势的副高和卡拉哈里沙漠冷高压之间气压梯度力小,削弱了信风的势力,携带的水汽减少,因而马达加斯加岛4月~10月为旱季。

美洲季风

美洲季风只分布在美国西部沿海一带和南部,只具有某些季风特征,属于较弱季风。南美洲没有季风:从赤道向南或向北,大陆均变窄了,因此限制了极地高压或热低压的形成的范围,且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如海面与空气温度差别影响而不能形成季风。

【巧学妙用】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3)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解题思路】

答案:(1)D (2)D (3)B

锋面气旋与锢囚锋

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五个组成部分: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常考图示

判读步骤

1.确定锋面位置

图1中的AB线和CD线是两个槽线,锋面多形成于低压槽上,即图中的AB处和CD处。这是因为低压槽附近风向产生切变,使得槽前和槽后的风向不同、性质不同的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

2.确定风向

依据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转关系可确定各点风向。如图1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

图1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为冷气团,E、H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

锋面应随气旋一起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移动。由此可确定图1中锋面AB是冷气团F主动向暖气团E移动形成的,为冷锋;同理,CD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而已,即“左冷右暖”。

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

北半球气旋的右方低压槽为暖锋控制,故在图1中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左方低压槽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冷锋与暖锋之间为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旋中心多阴雨天气。

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1)根据锋面判断南、北半球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左半部分发育的是冷锋,右半部分发育的是暖锋。

(2)根据风向来判断南、北半球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或者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

(3)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从图中可知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其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热南冷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4)根据雨区位置判断南、北半球

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根据雨区能判断出冷、暖气团的位置,进而能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根据雨区可判断出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冷南热可知此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

锢囚锋

锢囚锋里的“锢囚”,可以理解成暖空气被抬升后居高不下,如同被“囚禁”一样。通常当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相遇,就会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由此形成两个寒冷程度不同的冷气团的交界面,就是锢囚锋。

锢囚锋主要有三种成因:

①两条冷锋迎面相遇。

②地形锢囚锋。一般有两种情况:

A.暖锋受山地阻挡停滞不前,冷锋赶上暖锋。

B.冷锋受高大山体阻挡分成两股,在山体另一侧迎面相遇。如华北锢囚锋、武夷山锢囚锋。

③温带气旋中,冷锋前进的速度比暖锋快,冷锋追上暖锋就形成锢囚锋。如我国的东北气旋(东北低压)和江淮气旋中的锢囚锋。

紫色线是锢囚锋

温带气旋形成锢囚锋的过程

在北半球温带气旋发展过程中,暖锋通常从系统中心向东延伸,冷锋则从中心向西延伸。

最初,随着冷空气的推进,冷锋前的暖空气和暖锋后的暖空气都顺着锋面上升。当低空空气开始围绕气旋中心逆时针旋转时,冷锋通常迅速地向东南推进,而暖锋通常缓慢地向北移动。在许多气旋中,冷锋最终会追上暖锋。

这时,来自冷锋后的冷空气会和暖锋前的冷空气相接,形成一个锢囚锋面,而暖空气被抬升到空中,覆盖在两个冷气团之上,并结出浓云。

图示温带气旋中的锢囚锋从生成到消亡更为详细的过程

锢囚锋通常可分为暖式锢囚锋、冷式锢囚锋和中性锢囚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锢囚锋的天气现象

锢囚锋是由原来两个锋面合并形成的新锋面,所以它带来的天气保留着原来两个锋面天气的特征,两侧均为降水区。而且由于锢囚作用,暖空气被抬升得更高,因此云层增厚、降水增加、雨区扩大,风力界于冷锋和暖锋之间。

温带气旋中锢囚锋过境时

温带气旋中的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后两个锋面合并形成的,所以兼具冷暖锋的特点。锋面过境时,先经历暖锋云系和连续性降水,而后转为冷锋云系和阵性降水。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