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7大伦理原则)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2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教育的伦理性原则
伦理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地加以利用。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伦理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
在实施研究之前,研究者应当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严格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详细审查下列内容:
①研究设计的各方面是否对研究对象的权益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②这些损害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健康与生活幸福的不利影响可能达到何种程度,能否在短时间内予以消除。
③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果的用途是否只限于增进人类幸福,而非反对某个人、某些人。
④在研究设计中,是否已经为保护研究对象采取了特别的措施。
(2)充分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
研究对象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①尊重研究对象的研究意愿。即研究对象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参加某项研究。
②研究对象有随意退出研究的自由。
③知情权。即研究对象有权了解研究目的、方法、研究结果之用途等各项有关情况。
④研究对象有权拒绝对某些或全部问题做出回答。
⑤尊重隐私权。研究对象有权决定与其个人有关的资料可否以某种形式公布。
⑥年龄不满18周岁的研究对象,上述权利由其监护人代理,需征得研究对象及其监护人的同意。
(3)研究者承担对研究对象负责的义务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应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研究者在实施研究之前,应先对研究对象说明其在研究过程中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在实施过程中为研究对象实现各项权利提供方便。
②在确定研究对象后,应根据研究对象的身心特点,判断其在研究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而采取防范措施,甚至取消针对该对象的研究。
③在研究进行中,研究者应当监控研究对象的状态,并在必要时调整研究进程,采取保护措施,甚至终止研究。
④如果研究目的等有关信息在研究前不便于告知研究对象,则在研究收集素材完毕后,研究者应当向其解释,澄清误解。
⑤在研究结束后,研究者应当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研究对象是否在研究过程中受过某种伤害,如感到不安、焦躁或疲劳。
⑥对于研究对象因研究活动而受到的任何形式的不良影响,研究者必须负责采取措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予以消除。
⑦对研究对象的个人资料保密,只公布被研究群体的总体资料。
伦理原则是心理咨询的原则么
伦理原则是心理咨询的原则1.保密性原则
保守来访者的秘密是最基本的操守,无论是建立的咨询资料,还是信件和聊天记录,都不能向他人公开,甚至不得在其他场合公开谈论这些内容,除非征得他们的同意,否则不能泄露来访者的隐私。
2.客观中立、积极理解关注原则
心理咨询师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以道德标准进行批判,不能因个人好恶和私人关系扰乱咨询方式,对来访者积极关注,帮助他们理解矛盾和痛苦,寻找方法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
3.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原则
求助的来访者皆属于自愿,不受任何诱导和强迫,不需要进行咨询或不愿咨询的人,不能主动邀请,只有已经有了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的人,才能对其建立咨询关系,原则上讲心理咨询室的大门向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的(我们只主动接听来访者的预约电话,在咨客没有来访并建立正式咨询关系前,是绝不会主动打电话给来电者约其进行咨询的原因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而且对方决定结束咨询时,也不会进行劝说和挽留。
4.助人自助的原则
每一次咨询的过程,不仅是在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也是咨询师自己一同进步的过程,所以咨询师不要为不同的个案而苦恼,坚持到最后会发现自己也在变化,对人和事物的理解越加深入,也就是助人自助。
5.时限性原则
每一次的心理咨询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并不是说延长就能随意延长,是按小时计算,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6.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心理咨询期间
由于来访者情绪不稳定,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分手、流产、分居、或离婚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就此咨询师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伦理原则是咨询师的一条红线,它守护咨询师不偏移自己职责,也保护来访者不受侵害,这些地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同坚守。
1、网络伦理规约的具体原则有哪些
答:网络伦理规约的原则有四个,分别是诚信原则、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和发展原则。
信息伦理规范原则有哪些
信息管理伦理是指信息价值、信息管理过程的优化、信息管理行为准则和信息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为实现对信息的科学管理,和效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信息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伦理原则:
(1)优化原则,信息质量要高,一是信息本身具有真实性,二是信息应符合用户特定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
(2)时效原则,信息应及时,过时的信息是无效信息。
为什么社会心理学要遵循伦理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要客观地描述关于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而无论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他人或者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二)系统性原则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系统性原则要求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系统论中的许多原则,如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以及反馈原则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分析手段。
(三)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