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动机?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4-30 50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什么是创作动力之一

创作动力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创作动机就是驭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的一股子内在动力。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讲,创作动机就是作家想进行创作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中包含着作家意欲表现的内容,它使作家寝食不安,必须等创作进行甚至完成后才能恢复正常。

你觉得作者写作《呐喊》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创作动机?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

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是关注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

春蚕小说创作动机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之一。《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蚕的空前丰收,却反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

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描写,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

新月社创作动机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的创作动机是办成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

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李子柒的创作动机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创业青年,依托互联网平台,以粉丝和流量经济为驱动,通过生活场景的微视角,向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称为“李子柒现象”。

其背后有源自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及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研究这一现象及成因,对当前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活动,尤其对城镇青年返乡创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