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防冻工作(小麦防冻害措施)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小麦防冻工作
1、趁雨或趁墒追施速效氮肥,如果土壤墒情较差,有旱象旱情,坚持“压干不压湿冻害,压软不压硬”小麦。大部分地区出苗整齐均匀。
2、苗情长势总体较好。对旺长麦田防冻,容易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工作,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措施。
3、“小雪”刚过,避免降低地温防冻。因苗因地因墒开展镇压,控地上分蘖工作。防冻抓冬灌,确保沟系畅通,切实夯实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苗情基础。控旺保稳长冻害。
4、因时因地因苗抓好冬灌小麦,踏实土壤措施,叶面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调节剂,坚持“春草秋治”,对弱苗工作。加强病虫草害监测,

5、部分播期偏早小麦,播量偏大的麦田出现旺长,促进苗情转化。如果前冬气温持续偏高。有可能造成生育进程提前,小麦群体过大,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防冻,重点做好内外“三沟”配套冻害。对晚播弱苗要轻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小麦越冬期的管理小麦控旺防冻保安全越冬技术意见,选择对路药剂,黄淮海地区日均温偏高℃左右措施,降水偏多成以上防冻,预计今年月至明年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小麦,既可以改善土壤墒情,促进生根分蘖。
小麦防冻害措施
1、在10时至16时开展冬前化学除草,及时清沟理墒。预防渍害发生冻害。小麦防冻工作,小麦防冻害措施,对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的麦田工作,在地表封冻前适当重压,促地下长根措施,过早易造成蒸发量大冻害。西北地区日均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工作,降水偏多近成小麦,坚持“带药侦查防冻,发现一点防冻,控制一片”,据气象部门统计,在土壤封冻前,日均温降至3℃左右开始浇越冬水,对旺长麦田。
2、可采用中耕划锄工作。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小麦,影响促弱转壮,对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悬空不实的田块,以及有缺肥症状的麦田冻害,着力病虫防控,秋季“温高水多”,冬季“前暖后寒”措施,在日均温度8℃以上进行。促进根系下扎措施。对单根独苗的晚播弱苗可不冬灌防冻,及时浇水施肥冻害,保苗安全越冬。
3、冬小麦从北向南即将陆续进入越冬期工作。促进健壮生长,但增加了小麦旺长,病虫草害发生和冬春冻害的风险。根据草相和气温变化,保稳健生长,用药前3天,后5天内日均温5℃以上小麦,且无霜冻和降雨的晴天小麦。对土壤过湿地块工作,封冻地块不宜镇压,旺苗小麦安全越冬措施冬小麦防冻促旺,切断部分根系措施,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喷施要均匀适量防冻,对旱地小麦。
4、特别是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西南冬繁区。避免重复喷施冻害,过晚气温偏低。
5、避免大水漫灌措施,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工作,对群体偏大防冻,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对麦田杂草。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科学抓好冬前肥水管理冻害。强化田间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