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一部民族精神的史诗(国歌的由来和含义)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3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号角,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不朽的国歌背后的由来。
正文一: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一个充满战火与硝烟的年代,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国家危亡,民族存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
正文二:词曲作者

田汉,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他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深受当时民族危机的影响,词作充满激情和力量,聂耳,中国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才华在这首歌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义勇军进行曲》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正文三:首次演出
1935年,上海电影《风云儿女》上映,影片中《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插曲首次亮相,这首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标志性歌曲。
正文四:国歌确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中提出,《义勇军进行曲》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同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正文五:国歌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史诗,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是一部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民族史诗,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象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这首国歌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