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公共物品,定义、特点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博主:投搞投搞 01-24 31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3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导读:

  1. 公共物品的定义
  2. 公共物品的特点
  3. 公共物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公共物品,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公共物品的提供往往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介入,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物品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公共物品的定义

公共物品是指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商品,其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非竞争性:指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增加,不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减少,即消费者之间不会因消费某种公共物品而产生竞争关系。

揭秘公共物品,定义、特点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非排他性:指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增加,不会导致其他消费者被排斥,即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或以较低的成本享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

1、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往往会产生外部效应,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2、共同消费:公共物品的享用具有共同性,消费者之间不会因为消费该物品而相互影响。

3、消费的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会因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4、消费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会因消费者的增加而导致其他消费者被排斥。

公共物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物品的供给,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公共物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公共物品的均衡发展。

2、市场化改革:推进公共物品市场化改革,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形成多元化的供给模式。

4、区域协调:优化区域间公共物品的配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民生福祉:关注民生,提高公共物品的普及率和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物品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商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在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优化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共物品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