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事(明朝军事官职)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10-12 32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8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明朝军事制度

1、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48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2、这么多的军队,国家需要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因此也就有了军屯制度。卫所是明朝的基本军事制度,每一个卫所不但负责当地的军事安全,还承担屯田任务。明朝依据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明朝初期的军饷供应。但是,很快,随着人口的变多,卫所的军队人数也在变多,但土地还是那么多。

3、卫所制度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在与元朝及元末群雄争战期间,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发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

4、明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世兵制,也称作卫所制。 卫所制是一种世兵制度,即军队由世袭的军户组成,当兵成为军户的世袭职业。 该制度将全国军队划分为不同等级和地区的卫所,每个卫所负责自己的管辖范围和任务。 军户在卫所中承担不同职责,包括正规军、辅助军和屯田工作。

明朝军事(明朝军事官职)

大家觉得明朝巅峰时期军事实力到底有多么恐怖?

1、我认为在永乐时期,明军的实力真正达到了巅峰,不过从战果来看,朱元璋时期才是明军最强,可我认为军队的综合实力,永乐朝是要胜过洪武朝的,朱元璋当政的时候,他的这些对手其实实力不能说太强,蒙古也只是处在末期,战力和巅峰期早就没有办法比了。

2、没错,汉朝和唐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很强盛的王朝,但是论起军事实力的话,个人认为还是明朝的军事实力在历代王朝中当属第一。

3、首先要搞清楚,明朝军队的巅峰是在什么时候,我认为在永乐时期,明军的实力真正达到了巅峰,不过从战果来看,朱元璋时期才是明军最强,可我认为军队的综合实力,永乐朝是要胜过洪武朝的,朱元璋当政的时候,他的这些对手其实实力不能说太强,蒙古也只是处在末期,战力和巅峰期早就没有办法比了。

4、明朝巅峰时期的军队集结了当时发展的所有利好条件,有先进的政策支持有强大的经济后方有装备最精良的武器,还有强壮的士兵严明的纪律戚继光一般的偶像,这样的军队可能想不优秀都难。

明朝的军事制度

1、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48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2、明朝的军事制度属于军屯制,父辈是军人,子孙就得子承父业,而且当兵属于终生制,也因此导致明朝的军队年老的.年幼的杂乱不堪,除非因战残废才能推出军队行列。

3、明朝改革元朝军事制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此制在维护明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军队的统辖与卫所制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

4、中国明朝(1368~1644)改革元朝军事制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明代的卫所兵制,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目标是寓兵于农、屯守结合。明太祖曾信心满满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大明巅峰军事实力,真的恐怖到可以统一全世界吗?

明朝永乐时期除了步兵强大之外,也拥有极为强悍的海军,郑和下西洋时带的舰队,无论是规模还是吨位,以及火力战斗力都是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因此,明朝永乐时期已经做到了海陆骑三军同时发展,由此可见,明朝巅峰时期的军事力量为中国古代最强,所言不虚。

我认为在永乐时期,明军的实力真正达到了巅峰,不过从战果来看,朱元璋时期才是明军最强,可我认为军队的综合实力,永乐朝是要胜过洪武朝的,朱元璋当政的时候,他的这些对手其实实力不能说太强,蒙古也只是处在末期,战力和巅峰期早就没有办法比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以武立国,通过几十年的征战,打败了蒙古人,征服了中原张士诚,陈友谅等割据军阀一统天下,所以明朝初年的军事实力是极为强大的。但是在我看来,明朝军事实力的巅峰当在永乐年间。

明朝初期有200多万军队

1、加上明代卫所制度腐朽,明军缺编严重,明代200多万大军只是纸面数据,实际大军数量仅有100多万,具有战斗力的不过20-30万,可用的野战力量就更少了。而后金(后改为清)的兵力虽然最初只有6万八旗,但由于收编了蒙古人、汉人以及明代降军,大军数量高达20万。

2、据记载在明初,明朝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到了明末,长江一带的经济圈为皇侯和军阀把持,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明朝政府已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在山海关防守后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万。但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3、明朝初期有200多万军队,明朝为何派70万去守北京?明朝自建立以后,其军事建设上就采取了强干弱枝、内强外弱的措施来进行军事布防。

4、加上明朝卫所制度腐朽,明军缺编严重,明朝200多万军队只是纸面数据,实际军队数量仅有100多万,具有战斗力的不过20-30万,可用的野战力量就更少了。而后金(后改为清)的兵力虽然最初只有6万八旗,但由于收编了蒙古人、汉人以及明朝降军,军队数量高达20万。

5、按这个比例,明朝就是有10个吴三桂,其实也就3万精兵。200万大军,真正能打仗的最多3万人。说句实在话,别说明朝的大明军是这样,其实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也都差不多,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反水的军队了。

6、但是在我看来,明朝军事实力的巅峰当在永乐年间。在洪武初年,明朝全国兵力有180万,而且因为江山初定,百废待兴,在军费上不免会有所减少,而到了永乐年间,明朝全国兵力已经增至200万,而且永乐年间明朝已经建立几十年,国家繁荣昌盛,军费跟的上,军队的建设力度自然有所加大。

明朝军事为什么那么弱

第一个就是军事体系管理的落后。虽然明军拥有了先进的武器,但是,没有形成合力,就是我们看到的西方的火器使用战术,只是单兵或者是单排作战,难以形成火力的不间断,那么,这个火器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个跟当时落后的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

明朝到了中期和后期的军事实力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中期,明朝因为内忧外患,国家财政困难,导致军队装备落后、人员不足。此外,蒙古、女真等民族也屡次入侵边疆,使得明朝的防御压力持续增大。

拥有火器的明朝军队却在军事上一直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制度的落后和不完善。所以就算有足够的武器支持,也对最终的战果无济于事。明朝内部的尔虞我诈,导致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都非常的困难。

明朝军事为什么那么弱 明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打败了盛极一时的元朝,军队才是硬实力,巅峰时代的明朝应该是洪武和永乐年间。古代战争和现代不一样,古代科技力量比较小,大多是靠人的本身力量,武功再高强之人也是肉做的,所以军队中士兵数量就是衡量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军队没有有素合理的训练;财政经济衰退,国库空虚;后金在汉奸那里获得“红夷炮”。军队没有有素合理的训练;明朝的军力主要体现在车阵上,车阵中除了炮兵,还有步兵和骑兵的配合,如此才能在野战中发挥功效,相互保护,相互协同,但没有有素的训练,只靠“火器齐射”注定要惨败。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