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怎么读(朱耷怎么读音是什么)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9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八大山人真名怎么读?朱什么?
1、八大山人 原名朱耷(da 一声) (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后更号人屋、驴、个山驴、八大山人等 ,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代孙。入清后隐其姓名,长期隐居在南昌青云谱道院当道士。
2、朱耷(zhū dā)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3、八大山人是指朱耷。朱耷(谱名朱统,释名传綮,1626年-约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一生坎坷,于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朱耷的耷怎么念
拼音:[dā]基本解释:〔耷拉〕向下垂,如“耷耷着脑袋不吭声”。笔画数:9;部首:耳;人物简介: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耷的拼音是: dā 向下垂:耷拉着脑袋。如: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朱耷(八大山人)耷拉 [ dā la ]下垂:~着脑袋。黄狗~着尾巴跑了。也作搭拉。朱耷 [ zhū dā ]见〔八大山人〕挂耷 [ guà dā ]下垂。蔫头耷脑 [ niān tóu dā nǎo ]没精打采的样子。
朱耷的耷字,其正确的读音为 dā。这个字在笔画上有着独特的顺序,而在词义上则形象地描述了大耳朵的形态。耷字在汉字文化中常被用于形容事物下垂或没精打采的状态,例如耷拉表示下垂,蔫头耷脑和低头耷脑则描绘了无精打采或惶恐的模样。
耷的部首是大,拼音为[dā],部首是九画。耷本义为大耳朵。多用于人名。如明末清初画家朱耷,别号“八大山人”。大耳朵容易下垂,故引申指下垂。如“耷拉”、“耷拉着脸”;耷不是象形字,是会意字。耷,小篆从人从耳,由耳跟人一样大,会大耳之意(见下),隶变后楷书写作“耷”。
朱耷的“耷”的正确读音是d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该读音及相关背景信息。朱耷是明朝画家八大山人的号,“耷”字在这里是一个特定的用法,代表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该字代表大耳朵,寓意深远,引人深思。“耷”的发音简单明了,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
耷拼音读[dā]。耷拉[ da ,la ]:松弛地下垂;松弛地向下挂着。她牵着热毛子马,脑袋耷拉着,见人就叹命不好。——周立波《暴风骤雨》 。朱耷[ zhu, da ]:明末清初画家。挂耷[ gua ,da ]:下垂。蔫头耷脑[ nian ,tou ,da ,nao ]:没精打采的样子。
荷石水禽图作者名字怎么读
zhuda。《荷石水禽图》是清代画家朱耷所创作的一幅水墨画。朱耷(读作zhuda),谱名统林,明宗室,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后裔,后世影响极大,代表作品有《秋雨孤舟图》、《古梅图》、《河上花图》、《荷石水禽图》等。
zhū dā。《荷石水禽图》是清代画家朱耷所创作的一幅水墨画。根据查询汉典可知,朱耷的读音是zhū dā。朱耷是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
朱耷读zhuda。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荷石水禽图作者名字是朱耷,读zhuda。《荷石水禽图》是清代画家朱耷所创作的一幅水墨画。
朱耷的“耷”怎么念?
1、耷 拼音:[dā]基本解释:〔耷拉〕向下垂,如“耷耷着脑袋不吭声”。笔画数:9;部首:耳;人物简介: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2、耷的拼音是: dā 向下垂:耷拉着脑袋。如: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朱耷(八大山人)耷拉 [ dā la ]下垂:~着脑袋。黄狗~着尾巴跑了。也作搭拉。朱耷 [ zhū dā ]见〔八大山人〕挂耷 [ guà dā ]下垂。蔫头耷脑 [ niān tóu dā nǎo ]没精打采的样子。
3、朱耷的耷字,其正确的读音为 dā。这个字在笔画上有着独特的顺序,而在词义上则形象地描述了大耳朵的形态。耷字在汉字文化中常被用于形容事物下垂或没精打采的状态,例如耷拉表示下垂,蔫头耷脑和低头耷脑则描绘了无精打采或惶恐的模样。
4、朱耷的“耷”的正确读音是d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该读音及相关背景信息。朱耷是明朝画家八大山人的号,“耷”字在这里是一个特定的用法,代表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该字代表大耳朵,寓意深远,引人深思。“耷”的发音简单明了,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
5、耷拼音读[dā]。耷拉[ da ,la ]:松弛地下垂;松弛地向下挂着。她牵着热毛子马,脑袋耷拉着,见人就叹命不好。——周立波《暴风骤雨》 。朱耷[ zhu, da ]:明末清初画家。挂耷[ gua ,da ]:下垂。蔫头耷脑[ nian ,tou ,da ,nao ]:没精打采的样子。
6、耷的部首是大,拼音为[dā],部首是九画。耷本义为大耳朵。多用于人名。如明末清初画家朱耷,别号“八大山人”。大耳朵容易下垂,故引申指下垂。如“耷拉”、“耷拉着脸”;耷不是象形字,是会意字。耷,小篆从人从耳,由耳跟人一样大,会大耳之意(见下),隶变后楷书写作“耷”。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