枲怎么读(錾怎么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2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丝枲词语解释
1、丝枲的解释 (1).生丝和麻。《书·禹贡》:“岱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颖达 疏:“枲,麻也。”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种桑麻,致丝枲,以蔽 形体 。” (2).指缫丝绩麻之事。
2、丝枲一词,源自古代文献,最初指的是生丝和麻这两种重要的纤维作物。在《书·禹贡》中提到,“岱畎丝枲,鈆松怪石”,孔颖达的注解中明确指出,枲即麻的一种。汉代陆贾在《新语·道基》中倡导种植桑麻,以获取丝枲,用以遮蔽身体,反映出其在古代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3、丝丝缕缕[sī sī lǚ lǚ]释义:和千丝万缕意思相近:千根丝,万根线。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丝丝密密[sī sī mì mì]释义:形容极其细密。丝丝蔓蔓[sī sī màn màn]释义: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4、”化治丝枲,即以丝麻来纺织。组紃(xun旬):丝带。薄阔者为组,似绳为紃。服勤组紃说的是为织丝带而辛勤劳作。②慁(hun混):忧患,扰乱。③利布幅之德:《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
5、(2)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量〉(1)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丝”是机械工人对 0.01 毫米的俗称,有上海技术传承的工人说“丝”,在北方就把 0.01 毫米说成“道”的多,这两种说法在行业内都明白。
玺粤语怎么读
玺:[ 粤语 ]:saai2 拼音:[xǐ]释义:帝王的印:玉~。掌~大臣。玺:始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玺是皇权的象征,例如玺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等。姓。
玺:粤语:saai(2第二声)国玺gwok sáai 玉玺yuhk sáai 玺:始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玺是皇权的象征,例如玺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等。《续汉书新解》云:“玺,黄罗伞下、盖皇帝”。
“玺”字的粤语注音(粤拼)sáai。读“徙”字音(是粤语读音,用普通话的谐音来读是不准确的)广东话,又叫粤语,本地人多称为“白话”。粤语内部又分为好几种地方话和次方言。广东境内有广府话、四邑话、高阳话、吴化话、连山话等,广西境内有梧州话、南宁话、钦州话、玉林话等。
玺这个字,用广州话的读音是sai,无声调的。
读音:xǐ 释义: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掌~大臣。~书。~节(印章)。~绶。造句:另外还有玉玺、漆器、古代犀角、古青铜器、木雕家具和翡翠,尤其是和田白玉,也极受追捧。就在研究古代中国经典作品的同时,丁氏开始对古印玺,甚至是更远古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篆书产生兴趣。
玺字潮汕话:玺re2玺xǐ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掌~大臣。~书。~节(印章)。~绶。
读xi字一声的有哪些字
读xi的字有:读作xī的:夕、兮、邜、吸、汐、西、希、析、昔、恓、郗、茜、俙、徆、莃、奚、娭、唏、浠、狶、悕、屖、栖、牺、氥、息、悉、硒、琋、赥、釸、欷、晞、桸、惜、烯、焁、焈、淅、渓、唽、菥等。
读xi字一声的有礂、憙、西、嵠、昔、昔、蟋、厀、奚等。憙[xǐ]古同“喜”。指容易发生某种变化:“有叶者,~烂。”西[xī]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面。河~。往~去。夕阳~下。(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餐。~医。~服。
xi的汉字有:夕、兮、邜、吸、汐、忚、西、希、卥、析、昔、穸、肸、矽、恓、郗、茜、奚、唏、浠、栖、牺等。夕 读音:xī 意思:太阳落的时候;傍晚。组词:夕阳 、除夕 、朝夕 、前夕、 旦夕、 夕烟、 夕照 、七夕 、日夕、 夕岚。兮 读音:xī 意思:文言助词。
枲怎么读
枲,读音xǐ,汉字,指麻类植物的纤维。部首笔画: 4。总笔画: 9。笔顺编号:542511234。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古籍解释:《唐韵》《韵会》胥里切《集韵》想止切《正韵》想里切,?音葸。《说文》麻也。《书·禹贡》岱畎丝枲。
枲 枲 拼音:xǐ 注音:ㄒㄧˇ 部首:木,部外笔画:5,总笔画:9 五笔86&98:CKSU 仓颉:IRD 笔顺编号:542511234 四角号码:239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B2 基本字义 --- ● 枲 xǐㄒㄧˇ ◎ 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 麻类植物的纤维。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读三声,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丝的拼音是sī。详细释义:【名词】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同本义。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读作xí的:习、郋、席、觋、习、袭、喺、媳、席、蒵、椺、嶍、漝、趘、槢、褶、薂、隰、檄、謵、鎴、鳛、霫、飁、騱、騽、鰼、袭、驨。
云南永仁地域,古称苴却(“苴”在当地读ZUO“左”,不读JU“居”),清朝咸丰年间以来即以产砚石、制砚台驰名。1909年,该砚曾被送往巴拿马博览会,一举获选,更享盛誉。此后因批量小、运输不畅、销路有限,加之工匠作古,湮没近80年。
缊怎么读
1、[wēn]:赤黄色。饶。 [yùn]:乱麻;旧絮。乱。形声。从糸(mì),昷(wēn)声。本义:以新绵合旧絮。新旧混合的绵絮,乱絮〖brokenhemp〗缊,绋也。——《说文》。谓乱麻。衣缊无衣。——《汉书·东方朔传》。注:“乱絮也。”纩为茧,缊为袍。——《礼记·玉藻》。
2、缊读音:yùn、 yūn 、wēn 缊释义:缊yùn 乱麻;旧絮。乱。缊yūn 〔絪缊〕古同“氤氲”。缊wēn 赤黄色。饶。
3、[ 缊 ] yūn 〔絪缊〕古同“氤氲”。[ 缊 ] wēn 赤黄色。饶。
4、“缊”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ūn”,意思是“细丝状的东西”。在古代,人们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细丝状工具,如编织工具、缝纫工具和打结工具等,都可以称为“缊”。现在,这个词已经比较少用了,但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纺织、舞蹈、音乐等中,仍然可以听到或看到这个词被使用。
5、缊:有三个读音yūn、yùn、wēn。释义:赤黄色;饶。 [yùn]:乱麻;旧絮。乱。古通“蕴”。温:为汉语言法定规范简化字,基本字音读:wēn,一声。基本意义有不冷不热、性情柔和等。瘟:读作wēn,解释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亦称瘟病、瘟疫、热病等。
6、普通话读音为yùn。“蕴”,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蕴”的基本含义为积聚,蓄藏,包含,如蕴蓄、蕴藏。在日常使用中,“蕴”也常做形容词,表示闷热,如蕴隆、蕴暑。“蕴”,形声字。
苴却砚的“苴”字怎么读
【苴却砚】读音为【jū què yàn】苴,汉字。音jū时为名词,腐草,苴麻。音chá时为东周古国名。苴jū(形声。从艹,从且,且声。⒈苴麻,一种兴奋剂作用的草,又叫种麻。大麻(青麻)的雌株,开花后能结果实。也指结子的麻:~布。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苴却砚(“苴”古音、彝族发音读“zuo”,同“左”音;由于是彝音,新华字典中查无此音,拼音输入“ju”)。
问题一:苴却砚 苴怎么读? 苴却砚(“苴”古音、彝族发音读“zuo”,同“左”;由于是彝音,新华字典中查无此音,拼音输入“ju”)。
苴的读音和释义 [jū] 大麻的雌珠,开花后能结果实。 鞋里垫的草。[chá] 浮草,枯草:“如彼栖~”。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