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向往《我的阿勒泰》?“想休闲可以辞职”董明珠称几十年没休… 网友:薪水不一样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3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网友:劳逸结合有罪?
6月3日,微博话题“#董明珠#说错了什么”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此前,河南广播电视台《青听》栏目专访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董明珠在接受访谈时回应了不少热门话题。
关于《我的阿勒泰》爆火,不少人看完这个剧之后更渴望一种休闲的生活这一情况,董明珠说,“你可以打辞职报告,可以回去休闲,没有问题,我觉得是自己的选择。就像我一样的,三十几年没休息过,你觉得吃亏了还是这种选择错误?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很幸福,所以幸福没有一个标准,幸福来自于你的内心”。

董明珠表示,“大家都说现在年轻人躺平了,你周边的年轻人朋友躺平了吗?没有就证明不躺平的人还是多数。其实人生来过一次,所谓的成功就是付出的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大。没有付出,没有奋斗过程就不会感到幸福”。
对此,有网友表示,劳逸结合有罪?人家又不是不工作了,只是累了想休息。
对于董明珠说自己三十几年没休息过,有网友表示薪水不一样,评论称,给我几千万工资,我也可以24小时待命。
但也有网友表示,这番言论是断章取义,原来的语气和表达没问题。
针对董明珠的这一言论,新京报评论表示“辞职回去休闲”,董明珠这句话未免说得有些过了——打工人只是想休闲、放松,居然就要到辞职的地步?那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等劳动权利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把工作和休闲对立起来的姿态,显然不合适。
当然,采访是一个特殊语言空间,在对话时口不择言也很常见。人们即便不去抠字眼,但也能从董明珠这番话里感到一种对“休闲价值”的否定。
董明珠的这一番言论在互联网上引发的反弹,不只是个人选择问题,也不只是“有没有人情味”这么一个道德化辩论,而是对休闲的这种成见,已经和当前整个社会语境不匹配了——无论是在人们的观念里,抑或是整体的经济形态中,休闲都不再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了。
其实,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热点看,舆论对于劳动权利、人文关怀之类的话题可谓十分敏感。前有百度前副总裁璩静的“霸总之词”,后有“王妈”共情打工人的人设崩塌,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人们希望职场生态能够和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匹配,也能够更加重视每个人的劳动福利。
编辑丨林琴 北京商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网友评论、新京报
图片丨大象新闻APP截图、新浪微博截图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