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师语: 王晓茹教师《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6-20 3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8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教师满堂灌不如学生满身汗

——《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王晓茹

本节授课内容为《平行四边形》一章中《菱形的判定》。对于菱形,新课标规定,需要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探索并证明菱形的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师语: 王晓茹教师《菱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基于前面对于几何图形的研究,同学们已经能够了解。所以,课堂上,我带领学生首先学习定义,然后探究和研究性质,其次是判定,并且通过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学习,发现很多性质和判定定理都是互逆的。以此为起始,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判定的探索。

判定探索过程当中,主要以对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来进行研究和推理论证,分三大部分:首先是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由一位同学简单叙述来得出,内容比较简单,又有几何直观辅以帮助,证明过程省略;其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同学们相互之间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并展示多种不同的证明过程,同学们的思路较为复杂,多以全等为主,那么通过展示轴对称的性质,也就是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来点出较为简单和直接的证明方法;最后,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它的逆命题我们也做了探索,通过证明也用两种方法来进行了解决。最后小结,让同学们对于几何的性质和判定的互逆关系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并引申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由这种互逆关系找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思路,上升到核心素养育,并提升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道练习题结尾,将本节所学内容做好巩固。

丁桃红老师作为中原名师,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对于本节课的点评非常到位。丁老师强调在对同学们的引导过程当中要辅放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上一次听过丁桃红老师对其他老师的点评课之后,我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一直贯彻这一点,但在贯彻过程当中非常明显还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节奏比较快。表现为第一语速较快,第二过程和节奏较快,对于一部分程度不太好的孩子来讲,可能跟上节奏稍微有些困难,接下来在这方面我会持续改进。我也会组织更多的小组互动环节,或有更多的老师针对性的课堂巡视过程当中的辅导,争取全员都能跟上我们的课堂节奏,我也会有意识的去放慢语速和课堂的行进过程。

其次,课堂讲评不够细致。丁老师指出,我的课堂讲评过程中,对于学生所写过程的讲评不够细致。比如,“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一点当中,学生的全等依据不够明确以及对应顶点、对应位置没有强调到位,课堂上我虽对学生错处做了点评和强调,但明显对于知识点的强调不够突出。接下来我会在课堂的讲评过程当中,对于上台示范的同学更加认真审核并做讲解。

结合丁老师对王晓红老师和我的两节课的综合评价,我发现,丁桃红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做、学生评,其实依然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今后的课程当中,我将采用灵活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再由老师兜底,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还课堂给学生,提升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以及收获感,在课堂上只做引导者和组织者。

最后对于习题的处理不够明确。这类习题之前已经做过多次,部分学生具备了能够独立画图并明确具体信息的素质,但大部分同学在这方面还有困难,在以后的同类题目处理过程当中,我也会做好统一处理,让全体同学参与到课堂习题当中来。

最后李校长就我们课堂一位男生的课堂黑板示范的问题做了点评,这一点评体现了李校长对于学生的高度关注,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我已经和这位同学做了私下的沟通和交流,今天上台的所有的同学我也都一一进行了奖励,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有信心。

非常庆幸能够接受到来自丁桃红老师和李勇校长的点评。平时教学时间长了,我们之前所积累的公开课和面试课的优秀品质会慢慢地消磨于无形,这一点我也需要再次自我反思。

以后我会时刻注意课堂的节奏和进度把控,备好课的同时,也要提前备好学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高度参与、主动参与、乐于参与、高效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收获。积极落实“教师满堂灌不如学生满身汗”的市油田五中生动课堂教学理念,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史周群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