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6-13 4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智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

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亡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来者来说,死是不存在的,而死者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了。

智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智者对于生命,正如同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单单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最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

——伊壁鸠鲁

07

在有关死亡的论断中,伊壁鸠鲁的死亡观是迄今最令我信服的。它用朴素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客观事实:活着的人没有死亡经验。

因为我们都没有过死亡经验,死后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未知的世界,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非理性的。智慧的人,必须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这种死亡观既不是完全的虚无观,也不是宗教的来世观,而是对死亡持一种温和的不可知论。

伊壁鸠鲁的死亡观深受苏格拉底影响,但几乎完全世俗化了,因为伊壁鸠鲁及其学派基本是无神论者,而苏格拉底相信灵魂不朽。当然,人死后灵魂会怎样,苏格拉底也没有断定。

在柏拉图《申辩篇》末尾,苏格拉底对审判现场的所有人说:“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伊壁鸠鲁抛弃掉苏格拉底身上的有神论色彩,竭力效法苏格拉底在生死面前的豁达态度。

既然死亡从根本上讲是不可知的,那我们活着的人要紧的就是过好这一生。为此,伊壁鸠鲁提倡享乐主义。很长时间里这种享乐主义都被人误解为是在鼓励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其实伊壁鸠鲁所谓的享乐主义,是要人们善于品味生活,从最清贫的生活中也能获得快乐,最重要的是,要以探求智慧为乐。

- END -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感谢原创。如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告知,我会及时更正。

读书|思考|感悟

把时间交给阅读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