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七品知县,到底有多大权力?一县之中,如帝王一般存在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清朝知县的权力究竟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清朝我们都知道知县这个官职,很多人称它为是7品芝麻官。在电视剧里面出现的时候,被很多人看不起。但是实际上在地方上,一个县里的知县,却因为天高皇帝远,享有极大的权力,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在清朝,地方行政的体系是省,府,州,府县。知县在这里面的位置是最低的,但是他们却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员所负责事务也是非常的繁杂的。要知道在清朝一个知县选拔,也是非常繁杂的,因为一个知县的选择,决定了这个地方是否能够长治久安,宣统三年,全国就有超过1200多个知县。
在古代的时候,通讯没有那么发达,所以说很多一些来自于中央的政策都很难下发。加上天高皇帝远,一个县的治理情况与业绩的考核,也是变得困难了起来。皇权很难下发到县,所以说在地方实权之上,知县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一般来说知县要负责的工作,也是非常繁杂的,要求能文能武。对于一个县城的治理要维持整个县城的安定,按时的征收税务,推行整个县城好的风气与教化,同时还要维持安定。平叛剿匪,如果遇到战事的时候,还要在这样的一片地区筹集军资。曾经在绥江日记里面就记载过,同治5年,广西广宁知县杜凤治上任头一年,就曾经三次剿匪。
要知道整体的要求也是非常大,所以说知县级别虽然低,但是要处理的东西还是相当多的。当然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同,所以说之前他们本身的工作重点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就比如说江南等富庶的地方,开通运河,上缴赋税,指导收粮就是官员的主要任务。而在一些比较偏僻盗匪出没的地方,主要任务便是要缴匪,维持朝廷的安定了。
对于清朝知县来说,他们的人选来源主要有三类,第1类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考上了进士之后就可以获得官职。在乾隆时期,朝廷还专门有一种开辟的通道,就是举人通过特定的考核,可以获得官职。而第2类就是买官了,古代只要你具有足够的金钱,买个小小的7品芝麻官,也不是不可以,再加上国库耗损巨大。知县虽然说的地方权力大,但是一个知县治理腐败,还不至于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定,因此这个买官也就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一件事情了。最后一类就是通过翰林院出身了,所以说知县他们本身的权力这么大,自身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在治理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问题了。
其实这一点也算得上是政治制度的一个弊病了,古往今来都有好官与坏官。但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来源,也是要严格把控的,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好官,但是至少要在制度上面先确保一个知县治理的能力。尤其是在知县地方权力这么大的基础上,其实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腐败没落,是和每一个官员的任职,都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
参考文献:《大清历朝实录》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