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生平,陆游的个人简历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11-26 64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5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陆游的介绍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陆游哪个朝代的

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雾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有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潮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的生平,陆游的个人简历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的一生简述

淳熙三年(1176年)陆游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自号“放翁”,进行反击。六月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

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陆游奉召还京,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陆游生平典故

陆游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的故事:陆游从小尝够国难的痛苦,幼小的心灵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少年勤奋。二十九岁那年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

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考试。

秦桧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考官没买账,秉公办事,让陆游得了第一。

秦桧十分恼火。

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考试。主考官又让他得第一。

秦桧更生气,蛮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他的考试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考试官的责任。

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担任临安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他力主北伐,可重重阻挠。

先在张浚部下,说张听陆作战失败一起被排出朝廷,被罢官回老家山阴。

十年后,又到川陕王炎处出力,可努力又白费。

又到成都老朋友范成大处,抗金志愿也得不到实现,心里常气闷,喝酒写诗,来抒发情感。

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

陆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个别号,叫放翁。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