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冤屈的“文字狱”,只因两个字的偏旁部首被杀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人因为字词的偏旁部首被杀了头。
究竟是谁用了什么字招来杀身之祸的呢?
众人皆知,雍正皇帝生性多疑,在位期间十几年的时间里,为了稳固帝王之位“亲力亲为”以文字为由,发起二十多起“文字狱”案件,排除了诸多异己之士。
据史册记载:1726年也就是雍正四年,江西乡试的主考官是查慎行之弟弟查嗣庭,而他当时出的题目正“维民所止”,本来出发点的好的,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维”通“为”,“止”指的是住所,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而作为出题者的本意是有“爱民”的意思。

这个题目与儒家的思想完全契合,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可别忘了,坐在龙椅上的雍正帝王,他可是疑心病重得出名的,且因为当时“文字狱”正当其道,“维”和“止”两个字摆在一起不正式“雍”“正”二字去掉头部吗?雍正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生气的,他对此事怎能坐视不管呢?可是咱们雍正皇帝也城府很深,想要一个人的人头又有何难?这不就设下了一个局。
话说这查嗣庭原本可以不因此事满门抄斩,是有有心人为之:相传,这浙江官员有一人名李卫,瞧上了查嗣庭家貌若天仙的才女,这李卫便上府求婚,没想到遭到拒绝,刚好又碰到这“维民所止”事件,因爱生恨就伺机报复。
凭借这“维民所止”定下查嗣庭的罪,恐怕众人不服,于是雍正就借机对查嗣庭进行暗中调查。这下可好,一查就查到查嗣庭府中著有两本日记,其中一条分明写着为《南山集》作者戴名世叫屈。
戴名世是进士和翰林学士,在他的作品中记载了南明众多帝王的历史事实,被他人告发,被雍正以“大逆”的罪名株连九族,可以说是另一起因文字而亡的案件,同样的,雍正给查嗣庭安上“同情逆臣”的罪名;又在日记中提到当时的热河水灾,淹死了官、民等八百多人口,暴露了当时雍正当政社会的阴暗面,有这两道罪名加上“维民所止”,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治查嗣庭的罪。
所以说日记不要写,要写也得多留个心眼啊,真正印证了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查嗣庭的“维民所止”事件可以说是史上最冤屈的文字狱案件了。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