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树的由来(孙中山为谁种满了梧桐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0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梧桐树的来历
春`夏`秋季的梧桐树叶都象一把小扇子,叶柄由粗到细,叶脉错落有序,最明显的一条是由叶柄垂直向上延伸的。还有一些叶脉是极细的,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秋天的树叶已经不那么绿了,大致分成黄绿`半枯萎`凋落。黄绿的树叶占最大面积,最中间和边缘则被黄色侵略了,但用手摸上去还是平滑的。半枯萎的树叶一眼望上去是黄色的,仔细看就发现还有少部分的绿色。凋落的树叶都是土黄色的,树叶上有明显的三个角,摸起来脆脆的,仔细闻闻,味道还是清香的。
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为什么要落到梧桐树上
因为梧桐树在我国称为灵树,地位也不低的,且人们认为梧桐树品性高洁,和凤凰恰好很是登对。我国对于梧桐树其实相当重视的,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种植梧桐树的历史。而在文字方面,最早提到梧桐树的书籍是《诗经》,在《诗经》的《大雅·生民之什·卷阿》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凤凰栖于梧桐的传说由来已久。不仅是《诗经》里面提到过梧桐树,在《尚书》、《庄子》等文献当中,也有关于梧桐树的记载。而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更是修了一座梧桐园,这个历史出自《述异记》,吴王夫差还给这个梧桐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琴川。

到了汉朝时期,梧桐树就开始被种植在皇家园林当中。到了魏晋时期,梧桐树的种植就更多了。而到了前秦苻坚时期,他大概是想要说明自己是贵人,可以吸引来凤凰,所以更是大规模地种植梧桐树。就有《晋书·苻坚载记》记载:
“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
至于有没有真的吸引到凤凰嘛......嘿嘿。到了唐宋时期,种植梧桐树便更为普遍了。不仅是皇家种植,普通的私人园林中,也大批量种植梧桐树。到了元朝时期,家家户户都会种植梧桐树且人为制造景观,明朝的时候呢,路旁都会有梧桐树的身影。至于到了清朝乃至现代,梧桐树就更加常见了。
而且,因为梧桐树在我国的地位很高,大家认为梧桐树有相当高洁的品质,可以称得上是“百树之王”。而凤凰,说它是“百鸟之王”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吧。所以说,还有哪种树木能比梧桐树更加配得上身为“百鸟之王”的神鸟凤凰呢。
西安种梧桐树的来源
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国传播佛教,就携带这种树,鸠摩罗什将它种植于西安附近的户县古庙前,至今尚存树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这是我国最早引种的悬铃木了。
因为悬铃木的树木,叶子很像梧桐,所以被误以为是梧桐。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法国梧桐名称也由此得来。
南京梧桐大道背后的故事
南京的梧桐树来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喜欢法国的梧桐树,蒋介石特意引进梧桐树,种满大街小巷,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看到梧桐树。
第二种说法是法国的传教士为了表达自己对孙中山的敬畏,在迎接孙中山的奉安大典上,引进了梧桐树作为礼物送给孙中山。
第三种说法就是孙中山喜欢梧桐树,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时,为了宣扬三民主义纪念孙中山先生,南京政府就从法国引进梧桐树。
梧桐树简介:
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嫩枝以及叶柄多少有黄褐色的短柔毛,枝内白色中髓有着淡黄色的薄片横隔,叶片呈卵形、三角状卵形、宽卵形以及卵状椭圆形,顶端尖,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或者是顶生,花尊呈紫红色,花冠呈白色或者是淡粉红色,核果接近于球形,成熟时呈蓝紫色。
梧桐树,“中国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别名青桐、桐麻,也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栽培。梧桐生长快,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种子可食用或榨油。
由于其树干光滑,叶大优美,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许多传说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制造的,梧桐对于中国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作家丰子恺的同名文章《梧桐树》堪称佳篇。梧桐已经被引种到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作为观赏树种。
南京梧桐大道的来历
南京最早的法国梧桐树是在1872年由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的。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两万棵梧桐树从下关码头栽种到中山陵的迎榇大道。而最广为传颂的当属蒋宋的经典故事,当年,宋美龄极其喜爱法国梧桐树,蒋介石为了让宋美龄开心,蒋介石特意从法国引进三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从南京城上空看,种成的梧桐树组成了一串宝石项链,蒋介石以南京的梧桐为礼物送给宋美龄,真是惹来许多人的羡慕。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