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技术(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细菌的常用染色技术
简单染色法: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例如番红.
1.涂片:用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
2.干燥:可自然晾干,或将涂片置于火焰高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迅速通过火焰2-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染l~2min.
5.水洗:用自来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
6.干燥
7.镜检复染色:利用用两种以上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例如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需要碱性染料(basic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碱性染料初染液的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violet).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而且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为番红.1.载玻片固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在火焰上加热以杀死菌种并使其粘附固定.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3.自来水冲洗,去掉浮色.4.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分钟,倾去多余溶液.5.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95%)或丙酮酸脱色30秒,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无色.6.用番红染液或者沙黄复染30秒,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
玛瑙的染色法是怎么样的
玛瑙化学染色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相传称人们将玛瑙泡在蜂蜜中,取出后放在火上烤,进入玛瑙的蜂蜜烤成炭而使玛瑙变黑,但用这种方法染黑在透射光下看是褐色的,不太黑。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和美国就采用各种办法给平常的玛瑙“化妆”。玛瑙的染色是将色料浸入玛瑙内部的孔隙,使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带。玛瑙染色后在巴西叫作“umbu”。绿玛瑙、黑玛瑙、蓝玛瑙则多为染色而成。市面上出售的蓝色、紫色的玛瑙首饰不是本色,是经过加工后染上的,个别染色水平不高的用几年后会出现退色。
玛瑙的染色在国标中被称为优化方法。可直接称其名称在鉴定证书中不附说明。中国80年代初,把该染色技术作为“国家星火计划”引进到中国。
空气染色技术
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鼓风机产生的混合气体注入到喷嘴,与染机立泵输送的染液在喷嘴处雾化,使雾化后的染液带着织物运行,同时对织物上色。气流染色设备采用了极低的浴化,用水更少,和传统的染色设备相比,节省了更多的水和蒸汽,同时污水排放降低,减少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意义。
与传统的染色技术相比,气流染色可以节省水达90%以上,能耗可以减少80%以上。
玛瑙上色最佳方法
1.将染色剂直接浸入玛瑙,然后进行加热分解,氧化或还原,生成呈色的氧化物。如要将玛瑙染成苹果绿色可用硝酸镍溶液浸泡玛瑙,然后加热,生成的氧化镍呈绿色。
2.将两种可以起化学反应生成着色剂的化学试剂,先后分两次浸入玛瑙,生成的着色剂经热处理可以分解成呈色氧化物或简单化合物。例如,染蓝绿色的方法,重铬酸钾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的重铬酸铵加热分解生成的三氧化二铬呈色。
3.先将一种着色剂浸入玛瑙内部,然后再用一种固色剂浸泡,让着色剂与固色剂反应产生一种难溶呈色化合物,而使玛瑙着色。这种方法不需要高温加热,生成的沉淀要求稳定性好。
什么是超染技术
超染技术是以液态CO2作为介质的染色工艺。在超高压(超过CO2的临界压力)的条件下使CO2液化,染料在其中溶解,纤维也在其中膨化,允许染料分子迅速、均匀地扩散。
染色后减压,CO2蒸发,无须水洗,是环境友好型的染色工艺。因为需要特殊设备,尚未获得普遍推广。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