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大家(乾隆是排行老几)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清末三大画家指的是谁
清末三大家,指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三人。清代的花鸟画、从乾隆以后,日趋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称雄的有任伯年、长干勾勒、师古而能创新意。吴昌硕、赵之谦别开近代绘画的新局面,他们致力以金石篆刻入画,又善诗工书,别开蹊径。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萧山人,祖籍山服,后辄署名山服任伯年。劝承家学,其后得任熊(一八二三-一八五七)推介,师承任薰(一八三五-一八九三),画艺益进。卖画海上,声誉赫然,是为上海画派重要创始人,影响深选。任氏擅长花鸟及人物,画法工意俱佳,有独特个人风格。花鸟远绍宋人双法而加以变化,赋色浓厚却见明快生动。人物颇近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黄慎(一六八七-一七六八后)。画历史人物,民间及风俗人情,造型奇古,线描劲健。尤长于肖像画,能巧妙捕捉人物感情神态,间作山水,书法亦参画意。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他把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他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艺术的修养和思想。诗熔于印。他写诗喜欢用"硬语迸向",刻印间用"钝刀硬入"。他写诗,把西湖的"南北高峰作印看",将诗与印熔在一起。他刻的"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一印,是唐周朴题安吉董岭水诗的起句;下面接句是"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他很欣赏这首诗,认为这十个字"笔力著墨处在无字处,每用此印,辄陟遐想"。这印特刻起句,意在"无字处",颇为含蓄,真所谓"印中有诗"。画熔于印。他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书熔于印。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这个"丑"主要在"残破"上),古而今(象古印又是新的),变而正(变化多又是合于正规的)的特点。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乾隆三大家”是哪三个
乾隆三大家是说的乾隆时期的诗人蒋士铨,袁枚,赵翼三人。
袁枚是浙江人,蒋士铨是江西人,赵翼是江苏人,三人都是江南人,又根据其籍贯称“江右三大家”,文风大致相同,三人中以袁枚为主。
袁枚是性灵派创始人,他主张写诗要有真个性,真感情,要风趣,赵翼的文学主张与袁枚相近。而蒋士铨与袁枚稍有不同,他认为人的性情应该是“忠孝节烈之心,温柔敦厚之旨”。因此蒋士铨的诗作多封建礼教气息,才气和工力都不及袁枚。

清史稿.卷四八五中说道“同时袁枚,蒋士铨,与赵翼齐名”,所以世称“乾隆三大家”。
清代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二位诗人是谁
清代中叶,袁枚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嘉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其中袁枚是浙江人,赵翼是江苏人,蒋士铨是江西人,三人都是江南人,诗风大致相同,三人中以袁枚为主。袁枚是“性灵诗派”的倡导人。袁枚主张写诗要有真个性,真感情,要写得风趣,反对在诗中滥用典故,夸耀渊博;也反对故意讲求声律而影响内容。他的诗歌理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同于当时守旧派的陈腐观点,但是脱离现实,缺少社会意义,而且容易流于圆滑。赵翼和蒋士铨的诗歌理论都和袁枚相似,认为写诗要有独创性,不能一味模仿前人。他们的诗不拘一格,有时喜欢在诗中发议论,深入浅出,清新明快。
中国清朝时期的青瓷三大家分别是
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陶瓷以及各类工艺美术都有所发展。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的中心。各个时期都有新的创造,釉色比以前更为丰富,烧制技艺也比以前提高,历代都有御窑厂进行制作,民窑也在同步发展。
彩绘方面,古彩、粉彩、珐琅彩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青瓷的瓷色白而泛青,所以在青花制作中,产生更为和谐的艺术效果,成为清代陶瓷的主要品种。
十大名赋原文及译文
十大名赋:宋玉《高唐赋》、司马相如《长门赋》、张衡《二京赋》、曹植《洛神赋》、陆机《文赋》、谢庄《月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袁枚《秋兰赋》
长门赋·并序
两汉司马相如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译文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
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郎君却不肯幸临。走廊寂寞而冷静,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浮云从四方涌至,长空骤变、天气骤阴。一连串沉重的雷声,像郎君的车群。风飒飒而起,吹动床帐帷巾。树林摇摇相接,传来芳香阵阵。孔雀纷纷来朝,猿猴长啸而哀吟。翡翠翅膀相连而降,凤凰由北,南飞入林。
千万感伤不能平静,沉重积压在心。下兰台更茫然,深宫徘徊,直至黄昏。雄伟的宫殿像上苍的神工,高耸着与天堂为邻。依东厢倍加惆怅,伤心这繁华红尘。玉雕的门户和黄金装饰的宫殿,回声好像清脆钟响。
木兰木雕刻的椽,文杏木装潢的梁。豪华的浮雕,密丛丛而堂皇。拱木华丽,参差不齐奋向上苍。模糊中生动的聚在一起,仿佛都在吐露芬芳。色彩缤纷耀眼欲炫,灿烂发出奇光。宝石刻就的砖瓦,柔润的像玳瑁背上的纹章。床上的帷幔常打开,玉带始终钩向两旁。
深情的抚摸着玉柱,曲台紧傍着未央宫。白鹤哀哀长鸣,孤单的困居在枯杨。又是绝望的长夜,千种忧伤都付与空堂。只有天上的明月照着我,清清的夜,紧逼洞房。抱瑶琴想弹出别的曲调,这哀思难遣地久天长。琴声转换曲调,从凄恻渐渐而飞扬。包含着爱与忠贞,意慷慨而高昂。宫女闻声垂泪,泣声织成一片凄凉。含悲痛而唏嘘,已起身却再彷徨。举衣袖遮住满脸的泪珠,万分懊悔昔日的张狂。没有面目再见人,颓然上床。荃兰茝等做成的枕头席子,散发着以兰茝的草香。
忽然在梦境中醒来,隐约又躺在郎君的身旁。蓦然惊醒一切虚幻,魂惶惶若所亡。鸡已啼而仍是午夜,挣扎起独对月光。看那星辰密密横亘穹苍,毕卯星已移在东方。庭院中月光如水,像深秋降下寒霜。夜深深如年,郁郁心怀,多少感伤。再不能入睡等待黎明,乍明复暗,是如此之长。唯有自悲感伤,年年岁岁,永不相忘。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