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古诗(神州谣古诗)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七大传统节日的诗
1
描写春节的诗句: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02
描写元宵的诗句: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03
描写清明的诗句:闾门即事(张继)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04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05
描写中秋的诗句: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06
描写重阳的诗句: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07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牵牛织女(杜甫)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十首
1.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有关端午节的: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6.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有关中秋节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8.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1.元宵节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元夕、上元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的时间、场景设定就在元宵之夜。词中用今夕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相爱的人趁着月上柳梢,暗暗约定好在黄昏之后想会,情真意切。而在今年元夜,月与灯还似去年一般好,只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节日里,欢笑是别人的,词人只剩伤感。
2.花朝节
蔡云《咏花朝》
花朝节,纪念百花的生日,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等地较为流行,一般在农历二月份举行。清代诗人蔡云的《咏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
3.春节
王安石《元日》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节,这个节日意味着辞旧迎新,自古以来都是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王安石这首《元日》可以说是描写春节最经典的一首古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到人类聚集地骚扰人类,之后人们就把间隔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年”。因为怪兽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就用爆竹、春联等来驱魔辟邪,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习俗。王安石这首诗中的爆竹声声、欢饮屠苏酒、更换桃符,都是春节的代表习俗。
4.七夕节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在这一天越过银河,于鹊桥相会。由此可见,七夕佳节被寄予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七夕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传统情人节。《迢迢牵牛星》是一首汉代的文人五言诗,诗中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离人相思难聚之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读过诗作之后,这样深情动人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5.端午节
张耒《和端午》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人们会在这一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祭祀龙祖,后来因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入汨罗江自尽身亡,以死明志,人们就将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即是在端午节表达对屈原的哀悼。
6.清明节
杜牧《清明》清明节名字来源于节气,在春分后第15日,一般是公历4月5号前后。在古代清明节是重大的春祭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弘扬。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叫《清明》,写清明雨中所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有一种说法,旧俗中寒食节禁火,如果在清明当天下雨,就叫“泼火雨”,杜牧诗中描写的正是这样的场景。
传统节日有哪些古诗
关于春节: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2、关于中秋节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粲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业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