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作文(感恩母校的作文600字)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考作文校园生活开头结尾神仙句子
开头:五彩缤纷的童年记忆像一串贝壳,校园里的生活就是其中最难忘的一枚。
结尾:下课时,操场上同学们跳皮筋、打篮球、追逐嬉戏的身影;加油声、欢笑声,至今都时时响在我耳边。我难忘我的校园生活!在这里,有我成长的足迹;在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这里的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我为学校献一计作文
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了解学校半个学期以来的工作,交流学生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习惯、生活等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品位。学校应该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家长会。
家长会可以在晚上七点钟准时开始,这样不占用家长的工作时间。可由校长向家长介绍近期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感谢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强调了家校联系的必要性,希望家长能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方面与学校多多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会上,各班还应该安排学生代表发言同时也可以安排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们在各班教室收看了学校电视台直播的家长会会议。学校介绍结束后,各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们就班级情况、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家长们可以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学习、安全献计献策,这样有助于气氛活跃,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关于母校的抒情文
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站是固原民族师范学校。离开母校算来已经有12个年头了。很多时候,一些印象总是在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
2001年的秋天,因为新建的学生公寓延期交工的原因,我们这一届新生的报到入学一直推到了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10月7号。正是秋雨连绵的季节。我们进入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时,全国的中师教育已经面临着转型或合并的选择,但是在师范的三年,我依然被母校团结进步,勤奋创新的风气所影响,那时的母校,名师依然云集,各种社团如火如荼,遍地开花,文学社、口语社、记者团、合唱团,社社有特色,团团有亮点。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社团。在师范的三年是我的一段黄金岁月。
春花文学社历史久远,人才辈出。文学社的辅导老师马正虎、虎西山、邹惠萍、何泳本就是知名的作家。教学之余,他们会对学生交上的稿件认真修改、点评。隔三差五,我们还会见到王怀凌、杨建虎、单永珍、杨凤军、李方等知名度很高的老师。他们经常在晚饭后来到春花文学社主办的讲座上。幽默的语言点拨,精妙的技巧传授,让身怀文学梦想的同学们都受到了启蒙和影响。其时,高我们两届的马金莲、王佐红正是春花文学社的骨干成员。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各种刊物发表,是大家熟知的校园明星。文学社主办的校刊《春花》深受学生喜爱。很庆幸,我进校后投给《春花》的第一篇稿子就被采用。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很受鼓舞的。
伴随着2003年春天一起来临的是席卷全国的“非典”。固原民族师范的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液的味道。全封闭的校园生活让大家多少有些不适应。就连周末登一回近在跟前的东岳山都成了奢望。每逢佳节倍思亲,“非典”笼罩下的端午节很快就到来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低落。这天早上的文选课,上课铃响过之后,精神矍铄的何泳老师迈着大步走进了教室,不同往日的是,他的手里多了一个装着48个粽子的塑料袋,在何老师慈父般的目光注视下,48个同学眼含着热泪,默默地吃着粽子。这是一个个充满浓浓师爱的粽子,这年的端午节是一个非比寻常的节日。
何泳老师河南洛阳人,1965年支宁来到固原,他把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多才多艺、率真朴实的他是同学们的崇拜者和忘年交。有一回作文讲评课,先生一字一句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关于父亲的习作,中途他被学生作文中的情节所打动,联想到自己去世的父亲,不禁潸然泪下。他摘下眼镜拭去眼角的泪水,深情地回忆起父亲生前的一些事情。不少同学也是跟着抽泣,流泪。最后他不忘回到作文讲评的主题,告诉我们作文要真,为人要实,尽孝要早!
2003年的8月,固原民族师范学校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住了“非典”的考验,但是,却改变不了被固原一中合并的事实。暑假过后,师范和一中之间的围墙被推倒,校园里有着异样的氛围,我们的母校失去了原有的名字,被冠名为固原一中师范部。这让我们多少有些不习惯,大家的心情就像随着改嫁的母亲要适应新家的孩子一样。宁少敏校长在升旗仪式上说:“两校原本就是一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任何时候,教育都要为社会、政治所服务,两校的合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话虽然这样说,但是我们的心里还是有点不大乐意。可有什么办法呢?
两校合并后的那年冬天,高我们一届的老生即将毕业,马正虎老师找到我,让我担任春花文学社社长一职。承此重任,我也算兢兢业业,四处约稿,但当时,师范部这边的写作爱好者已经寥寥无几。况且,一中原本就有他们的文学校刊《苗圃》。很显然《春花》将在我们的手里终结。毕业前夕,校刊《春花》在完成第100期的组稿任务之后,画上了句号,成为了永久的历史。我也成了春花文学社的最后一任社长。这是多么的遗憾和无奈的事呀!马正虎老师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道:“《春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终结,这不是任何人的过错,这是时代的选择。春花文学社虽然成为了历史,但是文学的道路依然漫长。”
2004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更快了一些,校园里桃红柳绿,垂柳婀娜,花香弥漫。春天来临,我们毕业的时间也如期而至。这一别,我们将何去何从,大家心中都没有底,就像还没有成年的孩子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一样,彷徨和伤感成了毕业前夕的主要情绪。固原一中的多功能厅内,学校给我们举行了简单低调的毕业典礼。班主任郭慧老师坐在主席台上,眼角噙着泪水,像一位贴心的大姐,不舍地注视着即将远行的小弟小妹。坐在台下,看着一位位恩师,在校三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们不禁也是泪花婆娑。
母校是温暖的,母校是淳朴的。感谢母校,感谢恩师。
书香校园手抄报的作文
我的学校很美丽,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两幢耸立的教学楼和充满欢声笑语的操场……如果你问我,校园里最具特色的风景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三三两两捧着书的同学们!
漫步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看书的同学。他们或边走边看,或坐在长椅上阅读,或坐在花坛边浏览……不管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是五六年级的大同学,大家都看得很认真。瞧,他们的表情正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呢!开心、愤怒、伤心……看着他们,我仿佛也明白了人物的处境,领略到了故事的精彩。
不仅是户外,教室里也刮着“读书风”。图书角是每个班级最受欢迎的地方。一下课,同学们便争相拥向小小的图书角。有的拿到书后站着就开始看,有的浏览完一本又迅速抽出一本……“讨厌”的上课铃总是很快就响了,大家只好放下手中的书,恋恋不舍地回到座位,期盼着铃声再一次响起。
生活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校园里,原本不爱读书的我也受到了熏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的作文了。我把从书中看来的好词好句和各种小知识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写出了不少的佳作。每一次,当老师朗读我的作文时,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感谢我们的书香校园……
我爱学校的美丽,更爱它浓浓的书香味!
七年级作文给母校的一封信怎么写
亲爱的母校:
您好!
转眼之间,我们就要毕业了。六年的时光在不经意间已经悄悄地溜走了。当我回首过去,才发现六年的时间过得好快,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和您说再见了,很快我们就要踏进中学的大门,开始我们新的学习生活。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踏入学校的大门,怀着对您的好奇之心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这六年来,您就像一位母亲一样,细心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在您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首首优美的乐曲,这些乐曲有的像小河流水一样欢快,有的则有一些忧伤,但是让我们小学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有的虽有些清淡,但依然让我们陶醉于那优美的旋律中。
感谢您,我的母校!是您把我们从小孩子培养成知书达礼的少年郎,而现在我要和您说再见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我的母校,我生活六年的母校。虽然就要和您说再见了,但再过几年,我还是会回来看您的。我也不会辜负您这六年来对我的教导和期望的。
最后祝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此致
敬礼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