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学说(原子论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最早提出原子学说的人是谁
最先提出科学的原子论的人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他在18世纪最先提出了科学家原子论,初步建立了物质构成的学说。
人类对于物质的组成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倾向于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少数基本物质棗元素组成的。这些说法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不够科学深入。18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年)最先提出了科学家原子论,初步建立了物质构成的学说。
坎尼扎罗原子分子学说的确立
1860年,意大利化学家坎尼查罗调和了原子学说和分子学说的分歧,使原子一分子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60年9月,在德国举行的国际化学会议上,坎尼查罗散发出论证分子学说的小册子《化学哲理课程大纲》,强调把分子和原子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他指出,只要把原子和分子区分开来,不固守陈见,就能发现化合物的分子含有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单质分子中只含有一种原子。坎尼查罗的论点很快被人们接受,原子一分子论的理论体系得到了完善。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与意义

1803年9月,道尔顿利用当时已掌握的一些分析数据,计算出了第一批原子量。
1803年10月21日,在曼彻斯特的“文学和哲学学会”上,道尔顿第一次阐述了他关于原子论以及原子量计算的见解,并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包含有21个数据的原子量表。在这份报告中道尔顿已经概括了科学原子论的以下三个要点: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本的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结合,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组成、形状、质量和性质必然相同。次年,着力于普及化学知识的苏格兰化学家汤姆逊(1773-1852)听说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他专程拜访了道尔顿。在两天的时间里,他们俩热烈、详细地讨论了原子学说,夜里也难以成寐。其后的几年里,汤姆逊热情地称赞和宣扬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使这一学说很快为广大化学界所熟悉。而道尔顿也受到汤姆逊的启发,将原子论的研究重点由原来的物理方面转向了化学方面。他认识到倍比定律对原子论的证明具有重要意义,便重点研究了这一课题。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谁提出了原子学说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理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十九世纪初提出来的。
道尔顿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单一的,独立的,不可被分割的,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同类原子的属性也是一致的。
道尔顿原子理论,是人类第一次依据科学实验的证据,成系统的阐述了微观物质世界,是人类对认识物质世界的一次深刻的,具有飞跃性的成就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是玻尔理论吗
不是,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和玻尔的理论不同。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是基于他的金属箔散射实验发展起来的,他提出了原子由一个带正电的核心(即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负电子组成的模型。
而玻尔的理论则是在卢瑟福的模型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电子绕核心以确定的轨道运动,并具有特定的能级。玻尔的理论更进一步解释了电子跃迁的过程和辐射现象。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