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水晶(真水晶和合成水晶的区别)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什么是合成水晶
如果水晶单晶不发育包裹体和双晶,那么可以用作压电石英材料。用压电石英做的石英钟精度可达每百年误差不超过1秒,因此水晶在电子仪表领域真的有用。中国人工合成水晶技术成熟以前,非常依赖天然水晶矿,甚至有的水晶老花镜片都被拿来切成压电石英晶片了。 如果是传言说的改善运气,治疗疾病,那么水晶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而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
水晶是怎么合成的
水晶是一种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其合成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结晶才能形成。
水晶的合成需要丰富的地下水来源,这些地下水中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中,二氧化硅溶液会逐渐结晶成为水晶。
具体的合成过程如下:

形成含水晶的伟晶岩:在地壳深处,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溶液会与周围的岩石混合,形成一种称为伟晶岩的岩石。这些伟晶岩中富含石英晶体。
晶体形成:在伟晶岩中,二氧化硅溶液会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逐渐结晶成为石英晶体。这些晶体通常会在岩洞中形成,因为那里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晶体自由生长。
晶体生长:在结晶过程中,石英晶体不断生长,最终形成各种形态的水晶。由于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水晶的形态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晶体聚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个水晶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水晶簇或水晶洞。这些水晶簇或水晶洞通常会被地质运动或侵蚀作用带到地面上,成为人们开采和收集的对象。
总之,水晶的合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和长时间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
水晶(合成)是什么材料做的
水晶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是根据希腊文Krystallos演变而来的,其含义为“洁白的冰”,形象地刻画了水晶清亮、透彻的外观。
水晶是透明度高,晶形完好的石英晶体。水晶属于石英庞大“家族”中显晶质一类。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分子式为SiO2,可含有微量的铁、锰、镁、铝、钛等杂质。属三方晶系。晶体是六方柱和菱面体或六方双锥的聚形,柱面有横向晶纹,集合体常为晶簇,水晶多为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可呈紫、黄、粉红、褐、灰、黑等颜色。透明度好,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折光率1.544-1.533,双折射率0.008,色散0.013。紫色水晶有二色性。硬度7,密度2.66g/cm3。贝壳状断口。具有压电性。
根据颜色、包裹体及工艺特性可分为:水晶、紫晶、黄水晶、烟晶、蔷薇水晶、黑晶、发晶及鬃晶、水胆水晶、星光水晶、猫眼水晶和砂晶等。
水晶和相似宝石、人工合成水晶的区别。市场上常见的水晶品种有天然水晶、人工改色水晶、人工合成水晶。与水晶相似的宝石有:黄玉、碧玺、绿柱石和锂辉石。天然水晶有无色水晶、黄晶、紫晶、烟晶等。人工改色水晶有蓝色水晶、桔黄色水晶、紫色水晶。人工合成水晶有无色水晶、紫色水晶。由于它们的生成条件基本相同,所以不好区别。与相似宝石的区别主要从密度方面:黄玉3.59g/cm3,碧玺3.06g/cm3,锂辉石3.18g/cm3,绿柱石2.8g/cm3,水晶2.66g/cm3,将它们放入三溴甲烷(2.95g/cm3)中,水晶和绿柱石漂浮,黄玉、碧玺、锂辉石下沉。天然无色水晶晶莹透明,晶体内含气液包体,气泡内壁不平整,光泽柔和,纯洁度一般,密度较小。天然紫晶颜色不均匀,呈不规则片状分布,也含有气液包体。人工改色水晶颜色均匀,晶体内见不到不规则片状色团。人工合成水晶的特点与天然水晶基本相同,合成水晶颜色均一,晶体中心有片状子晶晶核,颜色均一,硬度和密度均较小。
合成的水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水晶有天然生成的,也有人工合成的,也有在天然水晶上面做后期人工处理的,但是价格是不同的,天然的水晶是在地壳中生长了23亿年才能给形成的,自身还有磁场,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运势有帮助,人造水晶分有养晶(人为制造水晶生长环境制造出的水晶)和玻璃,半人工水晶就是用天然水晶进行加色、灌胶等等,来改变天然水晶的成色,这样的天然水晶因为后期的处理磁场被破坏对人体是有害处的,但是成色和全天然的成色很相似,价格却很低,鉴定也是天然的,很难和全天然的区分,现在市面上半天然的居多,全天然的很少,也很贵
人工水晶几种合成方法
1.水晶熔融法:利用熔融技术,将原料熔融成液体,再慢慢冷却,形成结晶,从而制成人工水晶。
2.水晶蒸镀法:利用蒸镀技术,将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再将溶剂挥发,形成结晶,从而制成人工水晶。
3.水晶吹制法:利用吹制技术,将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再将溶剂吹出,形成结晶,从而制成人工水晶。
4.水晶注模法:利用注模技术,将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再将溶剂注入模具中,形成结晶,从而制成人工水晶。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