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密(保密条例安全保密十不准)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安全保密小技巧
1.登陆网站要谨慎
在使用浏览器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广告链接,很可能含有病毒。在网站中输入账号密码时,不要开启密码保存功能。
2.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
很多上网信息是可以被某些工具获取的,浏览器数据可能包含大量隐私信息,如QQ账号、银行账号等,记得定期清理浏览器数据,并设置浏览器保护。

3.保护好个人密码
支付宝账号、银行账号等私人密码要定期更换,多个账号之间尽量用不同密码,否则很容易被一举破解。密码尽量设置得复杂一些,最好采用数字、字母、符号多重组合。
在陌生的场合输入密码时,注意周围是否有摄像头,有的话最好避开或遮挡。
4.公共WiFi谨慎连接
在连接公共WiFi之前先确认其安全性,比如是否为店家或企业安全WiFi,尤其是一些免费WiFi更需注意,更不要在公共WiFi环境中输入个人信息。
5.下载官方正版软件
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下载软件尽量去软件商店或应用官网下载。初次打开软件时,不要把权限全部选择为始终允许,用不到的权限尽量拒绝。
6.数据清除要彻底
当需要清除手机或U盘中的数据时,直接删除是无法彻底清除的,它们还有被恢复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再次装满不相关的数据,然后再重新删除,重复多次,即可把之前的数据完全彻底清除。
7.文件加密再上传云端
不要太依赖云服务,云端账号一旦泄露,存储在云端的隐私信息也很可能会被获取,如果上传到云端的文件中包含隐私信息,可以在本地加密后再上传。
保密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开展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可以对保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进行全面、完整、准确的阐释,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保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和问题。
2、保密工作形势。要把保密形势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结合起来,常讲常新、警钟长鸣,增强忧患意识。
3、保密法律法规。着重做好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准确把握保密法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系统学习保密工作方针、定密制度、保密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
4、保密知识技能。既要结合不同领域和岗位特点,适应业务工作需要,也要加强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现代办公自动化等保密技术防范技能培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并随着保密工作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5、典型案例。一方面,要注重案例剖析,把对案件的分析作为警示教育的重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案情找根源,引导教育对象从案件中总结经验教训,产生心灵共鸣;另一方面,要运用多种手段,通过案例通报、专题教育片、警示教育展、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以案说法、以例省人,增强警示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6、先进事迹。保密工作先进人物和事迹是保密宣传教育的鲜活教材。开展先进事迹教育,对于弘扬保密工作良好风尚,激发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系统的安全与保密名词解释
系统的安全指本系统的安全措施,保密是指不对外,有一定的权限。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安全保密守则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直属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省级机关及直属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所在省(区、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并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属单位和省级以下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报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省(区、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涉密资格审查和保密教育培训,审查合格后签订保密承诺书,并定期进行在岗保密教育培训和考核,不得擅自离岗离职或因私出国(境)。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确定安全控制区域,根据周边环境特点和工作需要,采取电子监控、防盗报警等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确定进入人员范围,安装身份鉴别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人员进入的措施,对工勤人员应严格监督管理。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技术防护设备,对使用的信息设备,特别是进口设备和产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检测。保密要害部门禁止使用普通手机。保密要害部位禁止带入手机,确需将专用手机带入的,应经机关单位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批准,并登记备案。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等功能的设备。
安全保密常识
以下是一些安全保密常识,可帮助您保护个人和机密信息的安全:
1.强密码:使用强密码来保护您的在线账户。密码应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应足够长以增加破解的难度。同时,避免使用容易被猜到的密码,如生日、姓名或常见字母数字组合。
2.二步验证:对于支持的在线服务,启用二步验证。这可以为您的账户提供额外的安全层,通常需要输入密码后再输入由手机应用程序生成的临时验证码。
3.网络安全:确保您的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都有最新的安全补丁和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扫描。使用可靠的Wi-Fi网络,尽量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传输敏感信息。
4.谨慎点击:避免点击不信任的链接、附件或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这些可能包含恶意软件或试图窃取您的个人信息。
5.社交媒体隐私设置:定期检查和更新您的社交媒体隐私设置,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只被需要的人看到。
6.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您的重要数据,包括文件、照片和联系信息。这样即使遇到数据丢失、设备损坏或被盗,您仍然可以恢复重要信息。
7.存储机密文件:对于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中包含的机密信息,确保它们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可以是锁着的抽屉或被加密的计算机文件夹。
8.不分享个人信息:谨慎地分享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社会保险号码等敏感信息。仅在必要时向可信的机构或个人提供这些信息。
9.加密通信:对于传输敏感信息的通信,使用加密方法,例如端到端加密的聊天应用程序或加密的电子邮件服务。
10.定期审核账户活动:定期检查您的银行账户、信用卡账单和其他在线账户的活动,及时发现和报告任何异常或可疑的活动。
这些安全保密常识可以帮助您保护个人和机密信息的安全。同时,也建议您随时关注相关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并根据需要调整和更新您的安全措施。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