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什么是超长期国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国债期限最长是多少年
目前,国债最长期限为50年。50年期国债就是国债期限是50年的附息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我国财政部一共发行1次50年期国债,首次是在2009年11月27日。目前,财政部计划将在2010年5月份发行第二次发行50年期国债。
国债是什么,买国债会不会有风险
国债的风险在于你买的是哪个国家的国债。
索罗斯曾经在俄罗斯的国债上面栽过跟头,同时倒下的还有有三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创建的投资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国债就是一个国家主权向你借的钱,以国家的财政税收为担保。一般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当然还是我的那句话,要看是哪一个国家。

中国的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也就是说是政府以财政部的名义向你借的钱。这个发行主体在国内应该是没有比它更安全的,银行都比不上。所以国债近似于无风险,所以国债的收益率又被叫做无风险利率。美国的国债在全球的角度来讲是最安全的,所以,被金融市场看作是全球的无风险利率。
那你要说国债有没有风险,那你不能说完全一点都没有,俄罗斯那么大的国家还在赖账。那美国和中国呢?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的低,因为国家主权可以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无非就是货币贬值。但是总比国家信用违约,要好的多。所以索罗斯也在他的书里面说,谁知道俄罗斯tmd就不还了,他不可以印钞吗?俄罗斯人就是这么的屌。
而我们和美国大概率是不会欠账的,债务水平再高也还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问题。一次不够,就印两次、两次不够就印三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当然即使这样也不能说一点风险都没有,毕竟喵星人还是可以入侵地球的嘛。
在中国银行买国债好不存在风险吗
如果钱不等用买国债上一个不错的选择,没有风险,而且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特别是一年期的国债,经常是一发售不到一小时就被人抢购完了.
中国一共发行了多少国债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时至今日国债市场的发展又可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9年的中长期国债。1988-1993年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革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帐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化,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即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深沪证交所国债市场和场外国债市场.
国债哪些银行有
目前我国发行国债的银行有很多,基本大家熟知的银行都有国债的发售。投资者可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广发银行、青岛银行、徽商银行、邮储银行和北京农商银行网上银行等等银行办理个人国债账户开户和查询业务。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