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创新(战略创新的四种类型)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3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哪三个战略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三大战略”,可以说是助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目标的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战略,是打造科技强国的制度基础。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的要求,站在全球视野,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此,在科技投入、产业递进、资源配置、政策体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迈出切实的步伐。
科教兴国战略,是构建科技强国的社会氛围。我们要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重塑科技立国、教育立国思想,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科技强国的智力保障。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
六大战略内容是什么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
扶贫攻坚是我州今后五年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统筹联动、齐心协力打一场脱贫攻坚战。要按照“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新台阶、五年全面脱贫”的要求,确保每年减少贫困村335个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摘帽”,真正让广大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大力实施依法治州战略
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推动藏区和谐稳定、促进长治久安,根本还是要靠依法治藏,运用法治这个现代化治理手段,着力解决藏区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只有按照中央、省委依法治藏的总体要求,围绕实现长治久安,大力实施依法治州战略,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做到以依法促改革发展、促公平正义、促和谐稳定,着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
科学发展的成效能够鼓舞人心,用民生改善的务实举措能够争取人心。只有围绕推进富民兴藏,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才能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才能不断汇聚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力量源泉。要坚持“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把我州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试验区的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我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扶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城乡提升的重要抓手、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0年,实施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要紧紧围绕建设“高原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的目标,把农牧业作为全州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作为全州脱贫奔康的关键来抓,全力打造“一圈一带一走廊”产业布局;要围绕“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保护一方生态”的目标要求,加快能源业、矿业、文化业、中藏药业等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是我州的短板,更是小康路上的瓶颈。只有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域旅游提供强大支撑,为稳藏安康创造先决条件。要牢固树立“安康必先通康”的意识,围绕“建设川西北区域性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机场齐上,构建进出顺畅、互联互通、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大力推进新一轮“交通建设三年集中攻坚”,实现甘孜交通建设再上台阶。
大力实施城乡提升战略
城镇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承载产业的载体,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港湾。要按照“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抓手,切实“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到2020年,构建以东路康定——泸定、南路理塘——稻城、北路甘孜为区域中心、各县县城为支撑、一批重点集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产业发展、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社会事业同步繁荣、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围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绿色能源生产基地”的方向,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繁荣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彰显生态文化为抓手,切实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建设美丽生态甘孜。
推进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州之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坚持将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党的领导。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做好这五年的工作,事关甘孜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百万康巴儿女的幸福安康。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各级各部门的历史使命,更是无上的光荣。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审视州情,把握谋划发展的总体取向,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做到发展能快就不要慢,能多快就多快,切实形成脱贫攻坚、加快发展、同步小康的强劲势头。要突破思想观念障碍,破除封闭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守旧观念,强化创新意识;破除畏难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拼搏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正确处理发展、民生、稳定,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战略和战术,继承和创新“五种关系”,确保工作推进协调有力。
科学有效的机制,是确保工作执行落地的关键。各级各部门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六大机制”,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着眼于增强战斗力,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着眼于增强推动力,健全人才支撑机制。着眼于增强驱动力,健全改革创新机制。着眼于增强互补力,健全开放合作机制。着眼于增强竞争力,健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机制。着眼于增强执行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甘孜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到了一鼓作气冲向终点的关键时刻。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只要按照州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发展思路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千方百计把宏伟目标付诸行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是什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战略创新的特征有什么
1.全局性。这是企业战略的最根本特点。企业的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来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规定企业的总体行动和追求企业的总体效果。
2.长远性。战略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是谋求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3.纲领性。战略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原则性和总体性的规定,对企业所有行动能起到强有力地指引和号召作用;是对企业未来的粗线条设计;是对企业未来成败的总体谋划,而不纠缠于现实的细枝末节。
4.风险性。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谋划,而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战略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5.创新性。战略是根据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模式和行动等做出的独特安排,是创新性的。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