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意境(歌曲声声慢表达的意境)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8-05 44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声声慢李清照六种意象赏析

全诗共有七个意象: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共同营造了诗歌整体基调。表现了作者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借景生情,寓情于景!将自己凄苦,感伤的愁绪融入到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续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声声慢为何最为婉妙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声声慢意境(歌曲声声慢表达的意境)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怎样理解《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典:李清照《声声慢》

解释:

这次第:次第,情形,光景。这次第,这情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原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参考译文:

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此情此景,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人物简介: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章丘明水(今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学识广博,以文章着名,受到苏轼的赏识,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苏轼“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也出身于名门望族,善文能诗,是有名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中,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六七岁时,便熟读诸子百家的文章,十岁左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已精通娴熟。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就一鸣惊人,写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充分显示了她的才华,轰动整个京城。

《如梦令》与《声声慢》,说说这两首词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

《如梦令》呈现的是一种年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是一种淡淡的闲愁。

而《声声慢》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悲凉意境,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结合李清照的《声声慢》描述的一想意像谈谈情景交融的特点

当时词人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流离的境遇之中,内心极度凄苦,这首词所抒发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感情。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