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草书技法(草书书法技巧口诀及图解)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草书是不是最难的一种书法,怎样评价一个草书作品
如何欣赏草书?
草书,是书法体系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书体,其变幻莫测,纵横跌宕,磅礴无极,不可端倪,蕴含了中国文人对天宇万物的拷问,也蕴含了旷达不羁,桀骜不群的文人风骨,然草书的实用和研究只在部分群体中衍行,由于草书体在实用中缺乏识别性和书写性,因此在推广和普及中存在滞塞,草书逐渐演变为字符为原体,点线为表现,以承载志趣,宣泄情感为主要的实用功能,延续至今。因此草书的欣赏也是一门相对专业的课题。愚以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交流:
一:格调
清包世臣《国朝书品》,将书法分为五品,即分别是“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草书分品亦然,(包先生在书中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此不赘述),然草书作为艺术,其品格分阶,相对感性,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不同,从而引起的共鸣不一,因此欣赏者本身艺术修为极其重要,从而衡量作品格调的高低。

二:字法
草成于汉,在隶书和篆书基础上演变而来,为了书写便利,字法和笔法都形成了较为抽象的符号演变,经过各代书法先贤的总结拓展,从而形成了以汉字本身为基础,以符号为空间载体的,新一套文字体系模型,衍生出了较为准确的“草书字符”;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两个部分,今草分为小草和大草(狂草),章草和小草基本字字独立,相对规范;然大草(狂草),点画连绵,省略极简,书者情绪波动相对较大,也由于书写惯性的影响,字符严谨度相对削弱,因此衡量一副作品的品质,字符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三:笔法
草书是以点线作为表现形式的,点线的质量、运动的轨迹、书写的节奏,情绪的控制、气韵的流露等方面,形成了草书独有的笔法体系,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山谷观船工划船,等等都是针对笔法的参悟,笔法的高妙为草书之骨也!
四:章法
草书(主要是大草)打破了“横成行,竖成列”的,传统章法体系,大开大阖,气象万千,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章法之眼由此而生也,到明清时更有“乱石铺街”之书论,字字大小相生,让揖有度,首尾呼应,轴线曲环,以达到自然成趣,无饰天成之境。
五:墨法
在古代关于书法的论著中,关于墨法的论述相对较少,然墨法在草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中国绘画中对墨的运用,有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之论,愚以为草书亦然,高妙的墨法运用,让作品神采更具,王铎的涨墨,林散之的枯木逢春的墨法,都让他们在书法史中,书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个草书家,胸中都有一副气势磅礴,高远豪迈、酣畅恣意、超尘脱俗的大草书......
书法练习,如何掌握篆书技法怎样练习呢,用字帖临写就行吗
本人练书法小篆有两年半了,用生宣四尺对开的练习纸写,每天至少一张。以个人的角度出发,希望能给到你微薄的建议。
想写篆书,建议先学写小篆。秦统一文字后,小篆成为规范化后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这为后期大众熟知的隶书、楷书、行书等书法字体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小篆成为书法入门的选择,有其道理。学好它,可以为你入门书法,了解书法演变历史提供一定的帮助。
写小篆,下笔讲究中分,行笔需要圆转。线条需做到匀称,笔划粗细要一致。毛笔的笔锋不能偏,写出来的字要有“圆劲”感。
清朝吴让之的摹本推荐你参考。例如我在临摹的《崔子玉座右铭》。
篆书的字,有点像图画符号,仍然保留古代象形文字的特点,多练练,如果你以后想学国画,练习篆书也对此有帮助。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