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线的形状(纬线和经线的位置关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经线纬线的形状
经纬线的形状是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圆形。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的圆形,赤道纬线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变短,在极点纬线短程一个点长度为0千米。
纬线的四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纬线的四个特点分别是:1.纬线是地球表面上的想象线,与经线相交成网状结构。2.纬线是由赤道开始,向北或向南逐渐缩短的曲线,最终在两极相交。3.纬线的度数表示了某一点距离赤道的远近,赤道为0度,两极为90度。4.纬线的长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而非完全的球体。纬线的特点对于地理定位、气候分布和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一、形状、特点经线形状为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相交于南北极点,长度都一样。纬线形状为圆,指示东西方向,相互平行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2.度数越大的纬线(赤道即0度纬线是最长的纬线;南、北纬90度就是南北极点,就是一个点,长度=0),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如南纬30度和北纬30度长度一样的),其长度则相等。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二、经纬度的判断1.经纬度的特点(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北纬:赤道以北度数向北逐渐增大赤道(0度)→北极点(90度)南纬:赤道以南度数向南逐渐增大赤道(0度)→南极点(90度)(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东经:本初子午线(就是0度经线)以东度数向东逐渐增大至180度经线(即国际日期分界线)西经:本初子午线以西度数逐渐向西增大至18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即经度零度零分零秒。在它东面的为东经,共180度;在它西面的为西经,共180度。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
经纬线的形状变化规律
经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经纬线的形状变化规律如下:

-经线:形状是半圆形,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度数起点线是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东经度数向东增加,西经度数向西增加,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纬线: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度数起点线是0°纬线即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大,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经线和纬线各成什么形状
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形成了网格状的形状,就像一个球体上的网格一样。经线是地球表面从南极到北极的一系列垂直线,也称为经度线,它们相交于地球的两个极点,每个经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纬线是地球表面的一系列水平线,也称为纬度线,它们垂直于经线,按照从赤道到两个极点的距离划分。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形成了一个网格,这个网格可以用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也是制作地图和导航等应用的基础。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