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怎么求?实际电压怎么求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求电流的计算公式
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In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
电流的计算公式怎么
电流和电压的公式是:I=U/R、U=IR。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公式:ΣU=U1+U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公式:ΣU=U1=U2。
导线的计算电流怎么算
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材料,可以通过以下4个步骤计算导线的电流:
1、确定导线的截面积:根据导线的规格和尺寸,确定导线的截面积,单位通常为平方毫米(mm2)。

2、确定导线的材料:导线可以是铝芯导线或铜芯导线,不同材料的导线具有不同的电流承载能力。
3、查找载流量表格: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材料,在载流量表格中查找对应的载流量数值。载流量数值表示导线能够承受的安全电流。
4、计算安全电流:将载流量数值乘以载面数,即可得到导线的安全电流。对于铝芯导线,载面数通常是截面积乘以9;对于35mm2的铝芯导线,载面数是截面积乘以3.5;对于50mm2以上的导线,载面数和安全电流之间的倍数是两个线号一组,依次减0.5。
通过电子数怎样求电流
I=q/tq=NeN是电子数,e是电子的带电量,应该是这样的,书上有这个公式,你可以试试
电压和电流的公式怎么算的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P=UI→P=I2R(式中2为平方)
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