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意思(秣兵历马和厉兵秣马的区别)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6-04 47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攻城掠地秣马厉兵

攻城掠地:意思是攻打城市,掠夺土地。出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

秣马厉兵: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秣马厉兵意思(秣兵历马和厉兵秣马的区别)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砥砺前行:[dǐlìqiánxíng]

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秣马厉兵是什么意思

秣马厉兵,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则成语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秣马厉兵这个典故阐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涵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在弦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弦高只是郑国一个以买卖为生的普通商人,但当他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毫不犹豫地冒着破产和被识破而杀头的双重危险,把自己用来做生意的牲畜送给秦军,拖延秦军进攻的步伐,充分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秣马厉兵砥砺前行什么意思

秣马厉兵:喂饱马,磨快兵器,准备作战。

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秣马厉兵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

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秣马厉兵”形容准备战斗。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秣马厉兵的读音

mòmǎlìbīng

“兵”,普通话读音为bī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兵”的基本含义为武器,如兵器、兵刃;引申含义为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兵法、兵家。

在现代汉语中,“兵”还有伤害的含义,如兵荒、兵寇。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