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句子大全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引经据典是什么,记忆是什么这两个受自己操纵吗
你所看到,摸的到,感到的所有事物,都是当下的都是此时的,下一秒或前一秒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引经据典和旁征博引的区别
区别在于“引经据典”是引用和根据经典,“旁征博引”是从旁征取和广博的引用!
因为我们书写正式文件时需要引经据典,而写别的文章时需要旁征博引,所以有“引经据典”和“旁征博引”的区别!
“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引经据典的意思为: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释义: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释义: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3.经度:东~。西~。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5.上吊:自~。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释义:1.占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点。~险固守。3.按照;依据:~理力争。~实报告。~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证~。字~。论~。票~。实~。5.姓。释义:1.标准;法则:~范。~章。2.典范性书籍:词~。引经据~。3.典故:用~。出~。4.典礼:盛~。大~。5.主持;主管:~试。~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引申[yǐnshēn](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鉴”字本义为“镜子”,“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是它的引申义。2.引咎[yǐnjiù]把过错归到自己身上:~辞职。咎(jiù):过错。引荐[yǐnjiàn]3.推荐(人)。4.逗引[dòuyǐn]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小孩儿玩。5.引河[yǐnhé]人工开挖的支河。用来减缓水势或灌溉农田。
引经据典的典什么意思
引经据典的“典”的意思:典籍。
引经据典:yǐnjīngjùdiǎn
1、【释义】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2、【出自】《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意思:荀爽都引经据典申明大义,用经典来纠正。)
3、【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在句子中的应用:
1、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2、参加辩论的两组同学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3、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旁征博引:pángzhēngbóyǐn
1、【释义】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2、【出自】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人情小说》
3、【示例】在学术报告会上,他旁征博引,博得了听众们的好评。
4、【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反义词:理屈词穷[lǐqūcíqióng]
1、【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2、【出自】:《论语·先进》:“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意思:是因为用心险恶佞邪的人抹黑子路的话,这不是子路的本意,但道理受屈没有文字能去解释,只能口头解释来让人们听明白。)
3、【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引经据典的意思是什么
1、引经据典,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jīngjùdiǎn,意思是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出自《后汉书·荀爽传》。
2、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4、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5、教习听他引经据典,说得津津有味,心上着实可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6、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