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起源及简介 吴姓的资料整理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吴姓氏的由来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姓的起源
吴姓起源于古代中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吴姓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指生活在吴地的人,后来逐渐扩大到整个民族范围。吴姓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姓起源和祖先
吴姓最早起源于黄帝姬姓,发源地是河南新郑,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古代吴姓主要分布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濮阳郡(今河南濮阳市),延陵郡(今江苏常州)。吴姓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据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880万人,排名第10位。
吴姓的由来是什么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
吴姓氏的来源

吴姓起源
吴姓,相传源自炎帝姜姓、祝融氏、姚姓、黄帝姬姓,有四个源头。
源于炎帝姜姓
炎帝的姜姓部落个以驺虞为图腾。驺虞[zōuyú]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躯猊首,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生性仁慈,是义兽,有人说是一种白虎。
因为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相互通用。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故而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源于姜姓的吴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源于祝融吴回
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两个曾孙:重黎和吴回。二人都曾任“火正”一职。古时候掌管火的官员叫“火正”,也称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在蒙昧的上古时代是一件极神圣的事情。
我们以前认为祝融是一个人,其实祝融是掌管火事的官名,重黎和吴回都是祝融,吴回接替重黎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源于姚姓
传说上古之时,舜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
商朝建立后,虞国便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源于黄帝姬姓
起源于黄帝姬姓的吴姓,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支吴姓是黄帝后裔古公亶dàn父的大儿子太伯(泰伯)的后代,因其让位而至吴地而立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