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郡主(东吴的五大名将)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5-15 54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三国时期,东吴的战力比蜀汉如何

东吴军队的战斗力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始终没有形成凝聚力,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擅长攻坚;二是守土责任感强烈,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至于说东吴和蜀汉的战力谁更强,这明显是东吴要更强一点。论人口,论人才,都是东吴要更胜一筹。

那么实力比蜀汉更强的东吴,为何却连淮河都过不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吴方面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没有勇气把国境线推至淮河一线,并吞并淮南。并且东吴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举两个具体案例:

东吴郡主(东吴的五大名将)

第一个案例是石亭之战,即历史上的“周鲂断发赚曹休”。

魏文帝曹丕去世后,魏国大军调动频繁,对东吴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于是东吴便于公元228年,主动策划了一场引诱魏军深入的歼灭战。

当时东吴设计引诱魏国扬州都督曹休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在本国境内本来都打赢了魏军,差点要了曹休的老命。结果东吴方面打着打着,发现魏军增援了,于是立即罢兵休战,没有下文了。一年后孙权于建业称帝,东吴与曹魏五年没有大战。

相比东吴,蜀汉的外扩积极性要高的多。

在听说东吴方面大胜的消息后,蜀汉方面做出了积极回应。诸葛亮在成都调兵遣将,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强行军一千多里的速度兵出去陈仓道,打算闪击陈仓。结果遭到守将郝昭的坚决阻击,最后因为备战时间仓促,粮草准备不足而退兵。但是诸葛亮于次年春天又再次出兵,逼曹叡连忙从荆州前线召回张郃,并紧急把曹魏的中军主力用来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三国志·张郃传》

最后的战果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乘机顺走武都、阴平两郡。(魏军主动放弃)

比石亭之战的戛然而止,更让人叹息的是孙权对北伐的态度。

孙权在多次谋求徐州失利后,吕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东吴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而是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东吴方面采取了偷袭荆州以削弱蜀汉对它的威胁;并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的策略。而谋求土地已不再是东吴的第一诉求了。

这种战略规划的变更,大器感瞬间就降低了几个档次。

当然了,东吴对魏搞骚扰战也是有用的。青龙元年(233年),魏国扬州都督满宠就实在是受不了孙权的骚扰了,便上疏曹叡,请求把合肥旧城烧掉,另在西边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离水路比较远)

那个让孙权伤心、张辽扬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飞烟灭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曹魏自己烧了合肥旧城,并不意味着孙权就能把边界线推到合肥旧城。并且,还别说是把国境线推到合肥旧城了,孙权他就是想在长江北岸展开大生产活动,也都会被曹魏骚扰得很头痛。

据史料记载,曹魏在魏吴边境搞屯田,孙权会跑去劫掠;等孙权也搞屯田时,曹魏也会跑去劫掠。这抢来抢去,最后就变成了两个土匪集团的抢劫成果展示会。

三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于江北。至八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三国志·满田牵郭传》

由此可见,对淮南地区,孙权是既无力,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占据。他每次动辄以十万大军出征,都是以骚扰为主,其目的就是把周围的地方变成缓冲区,让曹魏居民无力在那里安心种地生活。

并且,孙权的劫掠人财的野心,还远远不限于在淮南地区。按《孙韶传》的记载,曹魏和东吴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条长达几百里的无人区。双方都在比狠,就看谁狠的更彻底。

至于攻城掠地嘛,孙权是这样打算的:主要曹军的主力不来,他就耀武扬威,只要曹魏大军一出,他立马就撒丫子跑路。

这个套路,孙权玩了整整十年。

后来,连曹叡都看出孙权的那点出息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孙权为了配合蜀汉,也派出三路大军。结果曹叡表示: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至于孙权一路,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老儿这个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结果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预料自己到前线,孙权就会跑。然而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可能有人会问,年逾五旬的孙权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就是忍气吞声了。

如果孙权还活着,他一定会说:

决战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曹叡小儿实力那么强,我打又打不赢,不忍气吞声还能怎么办?就算东吴起倾国之力攻下了淮南,我也守不住。只要曹魏一个反扑,一切立马就会回到解放前。并且,我还告诉你们哦。东吴自身还有个大问题,这个事情连我也解决不了。

什么问题呢?就是东吴自身的内部政治环境也不支持东吴搞大规模的北伐行动。

在三国当中,蜀汉的内部是最稳定的。一共就两任皇帝,刘备病死白帝城后,诸葛亮掌权十二年,之后蒋琬费祎董允等又维持二十年。在黄皓开始折腾到民有菜色之前,蜀汉稳定了三十年;之后一直到被灭,没有天子被废,没有权臣互戮的问题。也就是开国之初,南方乱了三年,但是诸葛亮一个秋天就平了。除此之外,蜀汉就找不出什么黑点了。刘禅可谓是三国十一位皇帝中,最幸福的一个。什么国事大事都不用他操心,然后他的在位时间还是最长的。

相比于蜀汉,曹魏和东吴都是不幸福的。曹魏不叙述了,惨到无以复加。这里只说东吴的情况。

孙权还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搞定臣子对君主不忠的问题。在他在位后期,东吴经历了二宫之争,太子、鲁王分别被废被杀,连陆逊因此也被逼死了。目的就是为了子孙的皇位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结果孙权死后,东吴的皇权还是让权臣给把持了。

先是诸葛恪弄权,等他被杀后,宗室成员孙峻和他弟弟孙琳又继续弄权。整个弄权时间长达五年之久,搞到最后,连小皇帝孙亮也被废了。

比权臣弄权更惨的是,东吴的顾步朱陆四大豪族在东吴的世袭地位,几乎全方位的影响到了东吴的国策。具体就不说了。这里只说一个例子:陆逊的儿子陆抗,他最有名的战绩就是搞掉了谋叛的步阐。严格来说,这是东吴的豪族内斗,是陆家与步家的内斗。而这种内斗从东吴立国到最后被灭,一直都没有消除过。

当然,东吴的内斗问题,蜀汉也有,但是蜀汉很快早就把李严、廖立等实力派都按住了,没让反对派能够得势。

所以蜀汉和东吴的内部环境,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蜀汉相对集权,诸葛亮办大事的行政效率很高;东吴的集权力不够,豪族在很多时候与中央并不是一条心。

这种情况下的东吴,打起仗来怎么可能有团结性呢?

若是攻伐荆州,开扩江南,东吴的四大豪族会迸发非常大的热情,因为刘备弱,挑食子捡软的捏嘛!成功几率会很大。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年周瑜打南郡,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时,吴军的战斗力会爆棚。

但若是兴兵北伐,曹魏的实力先不论。就说长途跋涉千里,四大豪族哪个愿意承担这么大的开支?比如说陆逊,他手底下几万陆家军,都是以他的食邑俸养的。守荆州,没有问题。北伐,积极性不高。

而这种积极性不高的代价就是:孙权的几次北伐,都如同十万大军游行示威,能抢就抢,不能抢就赶紧跑。这些人不是真的去玩命的,他们出发前就给自己划了条线——不做亏本的买卖。

总的来说,东吴的势力始终推不了淮河,主要是因为东吴的实力弱。因此就算东吴打下了合肥,打下了淮南。它自身实力不足,最终肯定也是守不住。

除了实力差距外,东吴内部不团结,国策制定的很猥琐也是拿不下淮南的原因。

孙权当年制定了骚扰曹魏的出兵目标,于是后来的人就都以此为出兵目标了。在这种大政策的影响下,东吴没能力,也没勇气与魏国在淮南一决雌雄。

至于东吴与蜀汉谁更强,这明显是东吴要更强一点。只不过蜀汉的政策是积极外扩,对曹魏造成了事实上的威胁。而东吴坐拥一倍于蜀汉的人口优势,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攻伐。以至于双方最终变成了相互劫掠的拉锯战。而东吴的实力不如曹魏,相互拉锯的结果就是东吴服用了慢性毒药,虽然可以保一时的太平,却最终逃不掉被灭亡的厄运。

年仅19岁的东吴郡主孙尚香下嫁刘备是被逼无奈吗

孙尚香是三国时期东吴有名的女中豪杰,同时也是吴国的郡主。孙尚香从小喜爱练武,跟随哥哥们南征北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时也养成了心高气傲的性格。但就是这样一位出身高贵的东吴郡主,却在年仅19岁的花样年华嫁给了年逾不惑的刘备!要知道,当时的刘备只是一个征战沙场数十年却毫无建树的糟老头子。这件事,暂且不说在当时,即使是发生在现在也足以让人心生诧异!

那孙尚香这样一位出身娇贵、心高气傲的郡主为何要嫁给一个年长自己近三十岁的老头儿呢?她到底是出于自愿还是被逼无奈呢?

这一切都要从赤壁之战说起。当时,周瑜听从黄盖的建议,一把火烧了80万曹军军营,粉碎了曹操想南下迅速统一天下的美梦!兵败之后的曹操退回了北方,吴国孙权便开始着手扩张自己的领土范围。建安十四年,周瑜率战士们越战越勇,开始攻打南郡。不料周瑜正与守城军队纠缠时,刘备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带兵占领了荆南四郡,一举窃取了周瑜大部分的胜利成果。周瑜当即被气得吐血,但无奈攻城与曹仁激战数日,实力大减无力再带兵讨伐刘备!

不过,此时谋臣鲁肃提议既然事已至此,就干脆先暂且“借”给刘备,以便分散对抗曹操的压力!同时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收回荆州,周瑜想了一出美人计,打算牺牲孙权的妹妹,将郡主孙尚香作为诱饵来引诱刘备前往江东,届时周瑜即可趁机软禁刘备,逼迫刘备将荆州还给东吴!但周瑜棋差一招,这一出美人计被诸葛亮看穿了。一方面,诸葛亮派人到处散布孙刘两家即将和亲的消息,这样一来,吴国郡主将要下嫁刘备的消息被弄得路人皆知,如果此时周瑜毁亲必将不利于孙尚香,乃至整个吴国皇室孙家的名声……另一方面,为了保卫刘备的人身安全,能顺利迎娶孙尚香,诸葛亮派出武艺高超的五虎上将赵云一同前往保护刘备!经过诸葛亮的精密部署,周瑜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将孙尚香带去荆州,这可以说是周瑜一辈子的耻辱!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年仅19岁又是堂堂吴国郡主的孙尚香就这样被逼迫下嫁刘备,彻底沦为了周瑜政治计谋的牺牲品,真是令人惋惜!但殊不知嫁给刘备的孙尚香心中还是相当开心的。因为孙尚香自小喜爱习武,并且跟随父亲孙坚,两位兄长南征北战,向来喜爱英勇无畏的大英雄。她自小就对刘玄德的英雄事迹有所耳闻,心中也早有好感!再加上孙尚香的母后,也就是吴国太后见到刘备一番交谈之后对这个未来女婿也相当满意,所以孙尚香嫁给刘备自然是水到渠成!

但想象中美好的姻缘却没有给孙尚香带来幸福的生活。孙尚香跟随刘备之后,由于始终处于蜀吴两国斗争的夹缝当中,孙尚香生活处境十分尴尬。事实上,孙尚香对于刘备来说,也只是两国联盟、扩充自己势力的附加品而已,刘备对孙尚香能有多大的感情也是个疑问,再加上两人一同生活多年始终没有子嗣,孙尚香在蜀国早已经心如死灰。

后来刘备进军川西地区,便将孙尚香留在荆州照料自己的儿子阿斗。当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计划通过孙尚香来绑架刘阿斗,来要挟刘备归还吴国荆州。于是,孙权派出自己的亲信周善并谎称孙尚香老母重病,骗取孙尚香的信任返回吴国,顺便可以绑架刘阿斗一同带到吴国。但不料计划顺利实施到一半,赵云得知了消息救走了刘阿斗,周善也被一同来增援的张飞一刀毙命!就这样,孙尚香一人离开了生活多年的荆州回到了吴国,最终在哥哥孙权的软禁中度过余生,她的后半生也再没有见到过自己的丈夫刘备。

总而言之,孙尚香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即使她贵为郡主,并且为了爱情背叛了兄长,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地方,但最终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悲惨收场换得人们的一声叹息。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