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狙击手(世界上最强狙击手)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5-14 52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请问有哪些经典影片是专门说狙击手的

首推《兵临城下》讲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德军闻风丧胆。最好看部分是德军派出的老狙击手康尼。后期与瓦西里斗智斗勇,生死相搏一瞬间的精彩。

次推《生死狙击》整个电影对于枪法和主角的战斗力神话了。不过整个剧情的紧凑程度和拍摄手法很好。给人酣畅淋漓和直呼过瘾的感觉。

要说真实性当推《美国狙击手》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采取纪录片方式拍摄。并创造了当时的最远狙击记录。那一瞬间。看的热血沸腾。但主人公真实生活是悲催的,据报道称回国不久就被持枪歹徒袭击身亡。影片以记录的方式。记录主人公在美国本土尝试做最远击杀记录的复制。空气湿度,风速,地理环境等。尽量模拟当时情况,然而并为成功。

第四推荐《生死之墙》场景及其简单。但对环境及人物心理刻画却十分到位。拍摄细节也很不错。唯独太过神话那名伊拉克狙击手。影片最后的救援飞机都被击落了。

一号狙击手(世界上最强狙击手)

至于其他的狙击手电影,个人感官一般。仅供参考。例如《女狙击手》、《狙击精英》等等吧。不是专门描写狙击手的战争题材电影就很多了《红海行动》《谍影重重》《锅盖头》之类。

如果想要了解真实的狙击手建议看一部纪录片叫《sniper》里面详实记载了世界击杀记录最多的、最快的、最远的狙击手。已经狙击手的训练和狙击条件等等。

讲讲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著名的狙击手及相应战例

越战最著名的美军狙击手是“查克·马维尼”(ChuckMawhinney)。

此人服役于海军陆战队,仅服役了16个月,射杀了103人。

此外,还有216人属于“可能被射杀”,但没有确凿的官方认定。

马维尼的父亲就是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这份工作完全是家传事业。据说他6岁就能拿玩具枪打中昆虫。1967年,高中毕业的马维尼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结束军训后于1968年被送上越南战场,初到连队他就展现出极强的射击天赋,能快速奔跑半英里,然后手不打颤的完成远距离立姿击杀。

1969年情人节的战斗中,马维尼在岘港创下了30秒收获16个人头的记录。他使用夜视镜埋伏了一队夜间过河的越军——当他们全部走到河中间时,马维尼的步枪响了。从25米一直打到75米,弹无虚发。30秒后16个越南士兵成了河中的浮尸。那年他18岁。

不过就像那个时代无数带有战争创伤的美国军人一样,马维尼也愈发的神神叨叨起来,他不断给自己强加“不杀手无寸铁之人”的概念,强调自己杀的人全部都是带武器的,认为自己多杀1个敌人就多救1个自己人。

最后,马维尼的枪法也开始变差,作为精锐狙击手,他有次居然在300码(274米)的距离上连续开枪未中。

被认定得了“战场疲劳症”后,整个69年的后半段时间,马维尼都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彭得顿营给陆战队当狙击教官。1970年他退伍回到了俄勒冈州的老家,从事着国家护林员的工作,结婚生了三个孩子,1990年退休。

上图,晚年的马维尼为内华达州的服装商和旅游企业冠名猎牛活动。

连同他的妻子都不知道这位狙击手在战场上的传奇,邻居只知道这人挺和善,直到1991年某个陆战队的狙击手出版书籍,书中提到了有这么一号传奇人物,他才开始被人们重新挖出来。

马维尼当年被认定是歼敌数全美军第二,陆战队第一的狙击手。他的惯用武器是M40狙击步枪,1969年只有不到50把这种武器被配发陆战队。几年以后M40A1成为陆战队的惯用武器。

第二个是“白色羽毛”卡洛斯·诺曼·赫斯柯克二世(CarlosNormanHathcockII)。排名海军陆战队第二,他的官方击杀数字为93人,但是不能确定的击杀数字超过300,人们甚至相信他打死了400人。

他不光狙击枪用的溜,还曾经使用一把M2重机枪,打死了2286米的目标。

“白羽毛”的父亲是个二战老兵,常年给他灌输“打德国鬼子”的英雄故事。在阿肯色州的乡村,他从小就被父亲带着拿真枪打猎,将对方视为“可恶的纳粹分子”。同时打猎也是这个贫穷家里比较重要的补贴。

卡洛斯是比马维尼更老的军人,他1959年就已经参军,时年17岁。因为出色的射击技术,他在美军中小有名气。不过,他不是作战部队出身,他是个宪兵。

1965年,卡洛斯在温布顿射击大赛中得奖,成了1965年的冠军。正好由于越战,美军开始组建精锐连排级狙击手队伍,这样的军中冠军断不会放过。于是他很快就成了海军陆战队的枪炮军士。

卡洛斯最喜欢干的事儿是给重机枪安瞄准镜,为此他还专门给M2重机枪发明了一个“镜托”,以使瞄准镜能够平稳的安装在机枪上。然后依靠这挺重机枪,他“狙杀”了无数的敌人,2286米的击杀就是这么完成的。

当然,这是枪炮军士的任务,平时充当狙击手的时候,他会给自己别上白色的羽毛,然后带上一支温彻斯特M70猎枪执行任务。有一次他与观测员遭遇到越军狙击手,仅凭一道突然出现的闪光,他马上下意识的一枪打过去。事后检查,那是个越军老手,卡洛斯的子弹准确的命中了对方的狙击镜,像电影剧情一样打穿了对方的枪瞄后射入头中。

越军为这根“白羽毛”开出了3万美金的重赏,最终卡洛斯在执行了几次艰巨的任务后,美军也受不了他被越南人针对性的狙击,于是1967年他被调回本土。

但始终心系前线的卡洛斯最终还是是想办法回到了前线,这次他失去了幸运之神的眷顾。他在1969年成为陆战队的狙击手排级指挥官,没多久乘坐的坦克触雷,在奋力营救了7个战友后他被烧成火人,浑身90%灼伤,43%的皮肤被三度烧伤。

被重创的卡洛斯此后成为弗吉尼亚州匡提科基地的教官,1999年2月在当地逝世,生前为美军的狙击事业贡献颇多。

美军后来为M25狙击步枪取名为“WhiteFeatherRifle”(白羽毛来复枪)。

最后一个是排名第一的“阿德尔伯特·F·渥顿”(AdelbertF.Waldron),他的年纪比上面两个还要大,生于1933,逝于1995。

阿德尔伯特是个纽约人,陆军上士,服役于第九步兵师第60步兵团3营B连,这是个侦察兵部队。

他的战绩是官方确定击杀109人,无法确定的人数...没有准确数字。

与默默无闻几十年的马维尼以及挂着一身荣誉服务军中的卡洛斯不同,阿德尔伯特的事迹少的就如同一个影子,尽管他在69年连续因为任务获得了两次总统颁发的“杰出服务十字勋章”,也得到了“美军No.1”的称号。

最开始阿德尔伯特是在海军服役,从1953年开始,到1965年以E5(中士)退役,1968年被陆军以中士重新征召前往越南。因为枪法超神,朱利安·艾威尔中将将其保送到陆军狙击手学校受训,之后他被送到了湄公河三角洲的PBR内河巡逻艇部队工作。

阿德尔伯特使用的武器是加装了瞄准镜的M14步枪,这种武器在越南本是作为突击步枪使用,但因为使用了全威力弹药,使得连发性能极其恶劣,因此美军去掉了它们的快慢机,改为半自动步枪。之后又增加了枪瞄,改为M21狙击枪。

因为在湄公河船上狙击的缘故,阿德尔伯特拥有更好的射击场地,不像“白羽毛”那样需要执行潜伏爬行几天的艰难任务,打的也是岸边鬼鬼祟祟的袭击者,因此战绩出众。但不能确定的战果也更多。

通常情况下,阿德尔伯特会在晚上彻夜守护,通过采用了早期“星光夜视镜”打击丛林中隐藏的狙击手。有次半夜PBR遭遇了狙击手袭击,船上的人都找不到目标,唯独阿德尔伯特从容端枪搜索,并一枪将900米外藏身椰子树顶的狙击手给打了下来。

类似这样的夜间目标,有时候他一晚上能打下9个之多。

到1969年中,阿德尔伯特已经被确定了109人的战绩,之后他离开战场,成为美国陆军的射击教官,1970年退役。不过越战结束后,受到美国社会反战和叛逆思维的冲击,大量“兰博”式的军人遭遇了极端悲惨的负面诋毁,阿德尔伯特这位“No.1”也被人骂做刽子手、屠夫,声名狼藉。

所以,后半生里阿德尔伯特根本不接受采访,不出版任何书籍,不透露任何当年的战斗情节,这位获得了银星、铜星勋章、杰出服务十字勋章以及总统直接嘉奖的老兵从此慢慢消失了。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阿德尔伯特1970年退役后,实际上从事着多份职业。他是枪械企业的“工程师”,是雇佣兵保安公司的“顾问”,还是中央情报局特工“外包企业”的“农场教练”。这份“默默无闻”很正常。

王司徒原创,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以狙击手为主演的电视剧或电影

国语的《神枪手》、老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也有一些,还有外语片《狙击生死线(Shooter)》、《双狙人(Sniper)1.2.3》《一号通缉令(MostWanted)》、《绝命狙击(Target)》这些都是经典的,暂时只能想到这些了。很久以前还看过一个很经典的讲述一个俄罗斯狙击手真实故事的电影,但给忘了,据说那个狙击手在二战时真的看一支枪沙了很多大人物!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