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许都故城遗址,鄢国故城遗址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许昌张潘盆李来历
张潘盆李村土壤为黑土,黏性大,是制作泥盆的好材料,先辈们多以制作泥盆谋生,村里人以李姓居多,故得名“盆李村”。
张潘镇盆李村历史悠久,汉魏许都故城又称张潘故城,就在现在的盆李村一带。在建安区张潘镇曾出土过一件珍贵文物——四神柱础。
1984年冬,许昌县(今建安区)张潘镇盆李村的农民在村西100多米的“故城岭”上植树时,从距地表1米左右的土层中挖出了这件“稀罕物”。该物材质为青石,长62厘米,宽63.5厘米,厚15.5厘米,大致呈正方形,正中为直径28厘米的圆形平面。柱础制作采用浮雕工艺,按照四方定位之说,刻有栩栩如生的“四神”图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经文武专家鉴定,该物名为“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四神柱础的发现,引起了许昌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许都宫殿的繁华景象。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可以看到,光洁的地板中央印有一幅巨大的图案,它就是四神柱础上的装饰图案。“四神柱础是许昌出土的文物,为了让参观者对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博物馆将四神柱础的图案放大之后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博物馆大厅的顶棚和地面。这种图案既可作为厅堂装饰,又能以艺术手法展示许昌文物。
文物者,乃文化物证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最可信的文化物证。
那么,曾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的四神柱础究竟有啥作用呢?
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表示,柱础是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基石,古代人为使落地立柱不因受潮而腐烂,在柱脚上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凡木架结构的房屋,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古代对础石的使用十分重视。
那么,如此考究的四神柱础,柱子是木柱还是石柱呢?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肯定地答复:“应该是木柱,因为中国古代宫殿多为砖木结构。”
四神柱础上面雕刻的是什么动物?又为什么称为“四神”呢?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介绍,“四神”最早代表了四种动物类别。古代将动物分为四大类,即鳞、羽、毛、介,而四灵则是这四类的代表。四灵观念产生较早,到了汉代,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神”。
据《四神天象图考》一书介绍,“四神”本来是四种不相关的动物,被赋予了神的品格,成为独立的神兽。后来,这四种动物被组合成一个方阵结构,代表上天镇守四方。
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龟赋》记曰:“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
四神柱础的出土见证汉魏帝都繁华,承载厚重三国文化。
1984年,当盆李村的农民植树时从土里挖出了四神柱础,张潘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闻讯将它征集保存。1992年,张潘镇文化站正式将四神柱础移交给了许昌博物馆。1997年,四神柱础被调拨给了河南博物院。在2011年许昌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河南博物院资深文物专家照原样“克隆”了一件,现由许昌博物馆留存,陈列于二楼“曹魏许都”展厅。
柱础石浓缩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石雕艺术的瑰宝。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曹氏父子在许昌生活、经营了25个年头,不仅开创了辉煌的文治武功,也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迁都洛阳。
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柱础见证了汉魏帝都的繁华。那么,这座都城是怎样消失的呢?“南北朝时期城池多次被兵燹所毁。”在《许昌县志》中,寥寥数语记述了古城的沧桑命运。随着北魏大将周几带来的一场战火,一代帝都成为一片废墟。
千百年来,汉魏许都故城虽然仅存遗址,但由于它是一代王朝的象征,不仅被历代人所敬仰,也是人们谈起三国文化时绕不开的话题。
河南都有什么历史遗址
唐户遗址虽然河南作为国家的中原粮仓,虽然有很大范围是平原,同时中西部山区也是早期人类从山区走向平原的重要地带。其中,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均属于这类性质的遗址。
双槐树遗址石蚕而诸如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河南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则构成了中原地区自裴李岗时期经仰韶时期至龙山时期的核心遗址序列。
许昌十大古村落
1.天垌村
2.魏井村
3.扒村
4.后河村
5.白北村
6.神垕古镇
7.张潘古镇
8.许昌大鸿寨
9.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许昌灞陵桥
以上都是许昌著名的古村,希望外地的朋友可以到这里游玩
历史中东汉曹魏迁都许昌,真正的都城在许昌城的哪个位置
说起来许昌的历史,就首先要提到曹操,说道曹操就要说道三国,其实在历史上许昌并不显眼,因为地处中原地带易攻难守,可以说一直是默默无闻,直到三国时期,曹操在此设立大本营,迎汉献帝入许,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此关羽夜读春秋、过五关斩六将、华佗为曹操治疗头疼症死于许昌,可以说没有曹操就没有现在许昌在历史上这浓墨淡彩的一笔!
但是汉献帝如许的的古城是现在的许昌么?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肯定的,并不是现在的许昌城区,而是在许昌向东十五公里左右的张潘镇,现在市政府在哪里建立了古许昌遗址园。
其实许昌最早也不并不是叫做许昌,而是叫做许县,在东汉建元末年,汉献帝从洛阳迁都许昌后,许昌改名为许都,许昌也是作为首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魏黄初二年,魏文帝曹丕在洛阳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把许县改为许昌县,这就是许昌的由来。
现在的许昌,私营经济发达,在新的2017年中国前五百强的私营企业中,许昌有四家入选,而且是全国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腐竹生产基地、金刚石生产基地、蜂产品生产基地,不仅仅在经济上高度发达,在环境、人文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我是在许昌讲历史的小杰,喜欢我可以关注我与我交流哦----------
许昌作为三国时期的都城,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许昌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区魏武帝广场东侧,占地18亩,是目前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整个景区由曹丞相府、魏武帝游园、周边旅游商业街区等部分构成。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等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曹魏故都的标志性景观。
许昌大鸿寨
位于禹州西北,其主峰高1156米,为许昌第一高山,号称“许昌屋脊”,驻足山巅,俯视远眺,万壑纵横、群山拱围,山峦叠翠、气象万千。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位于河南省许昌禹州市,是一座展示钧瓷文化的专业博物馆。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已具备花木展示、市场交易、休闲度假与观光、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科普示范等综合功能。
许昌春秋楼文物景区
位于许昌中心,景区内文化设施、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建设情况春秋楼景区是以三国文化为依托的一处人文景观,文化内涵深厚,基础设施完善。
许昌灞陵桥
位于许昌市城西,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为三孔青石桥。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