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野战军?华东野战军7纵的历史背景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5-02 69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华北野战军8纵23旅下辖几个团

三个。

8纵队23旅,下辖67、68、69团,旅长黄定基、政委车敏瞧。1946年1月,8纵番号撤销,23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不久,调入4纵建制,改番号为12旅,下辖34、35、36团。1946年7月,12旅改为太行军区独立旅,下辖第7、8、9团。同年11月,再次划归太岳军区建制,恢复12旅番号。

为什么有人说华东野战军才是实力最强大的野战军

华野是以华东主力进军东北后的地方部队为主组建而成的二流军队,却在粟裕指挥下,打下系列经典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中央军几乎大部分嫡系精华,支援了四野,挽救了二野,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进程,绝对是实力最强大的野战军!

到底有没有第九纵队

西北野战军兵力规模较小,没有编成第九纵队,而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都各自编成有第九纵队,所以解放战争期间曾有三个“九纵”。一直到1949年初全军统一整编时,才分别改称为二野第15军、三野第27军和四野第46军。

第七野战军?华东野战军7纵的历史背景

(开国中将秦基伟)

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的二级军区“太行军区”部分地方部队,组建于1947年7月2日,首任纵队司令员是开国中将秦基伟。在此之前,太行军区已经组建了第三、第六纵队,所以九纵被称为“太行人民的第三个儿子”。

中野九纵成立后划归陈赓兵团指挥,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成为解放军经略中原的三路大军之一,1949年2月在河南周口统一整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15军,下辖第43、第44、第45三个师,秦基伟为军长。第15军转战十一个省,从成立时的20000余人发展到50000余人,后参加抗美援朝,是上甘岭战役的主力。

(开国中将聂凤智)

华野第九纵队的前身,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的胶东子弟兵,首任纵队司令员是开国上将许世友,成立后即参加“芜战役”,以及“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硬仗恶仗,王耀武就是被九纵俘虏的。济南战役之前,九纵副司令员、开国中将聂凤智接任司令员,1949年2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27军,下辖第79、第80和第81师。

聂凤智率领第27军在渡江战役中,第一个踏上江南的土地,也是第一个攻进上海的三野部队,1950年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开国中将詹才芳)

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首任司令员是开国中将詹才芳,它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东八路军部队,以及解放战争初期的“冀热辽”军区,1946年8月正式组建。参加辽沈战役的锦州攻歼战和辽西围歼战,1948年11月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6军,詹才芳为军长,下辖第136、137、138三个师,隶属于第十二兵团,全军约47000人。

第46军入关后参加平津战役,以及消灭桂系主力部队的“衡宝战役”,而后转入湘西剿匪,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

(中野九纵司令员秦基伟)

晋冀鲁豫野战军怎么形成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形成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将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部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后来又将晋冀鲁豫军区的第3、第6、第7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整编为野战军。

此外,中央还将晋冀鲁豫野战军整编为中原野战军,后来又将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最终,晋冀鲁豫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各纵队

第1纵队:

1946年11月中旬,晋绥军区以第358旅、独立第1旅共8300人,组成晋绥军区第1纵队。张宗逊任司令员(后贺炳炎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1947年9月,晋北军区独立第7旅被划入该纵队。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此时第1军兵力2.2万人,由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

第2纵队:

1946年11月中旬,晋绥军区以第359旅、独立第4旅及共8600余人,组成晋绥军区第2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绍辉、马佩勋任副司令员。1947年12月独立第6旅划入该纵队。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此时兵力为3.6万人,是第一野战军中兵力最多的一个军。王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后郭鹏任军长,王恩茂任政治委员。

第3纵队:

1946年11月中旬,晋绥军区以独立第2、第3、第5旅共1.5万余人,组成晋绥军区第3纵队。许光达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委员,贺炳炎任副司令。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此时兵力为2.1万人。许光达任军长(后黄新廷),朱明任政委。

第4纵队:

1947年9月21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以警备第1、第3旅和骑兵第6师共1.1万余人,组成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王世泰任司令员,张仲良任政治委员。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此时兵力为1.9万人。王世泰任军长,张仲良任政委。

第6纵队:

1947年10月,西北野战军以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1.3万人,组成第6纵队。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19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此时兵力为1.4万人。罗元发任军长,徐立清任政委。

第7纵队:

1948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以独立第10、第12旅共1.1万人,组成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彭绍辉任司令员,孙志远任代政治委员。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彭绍辉任军长,孙志远代政治委员。后来第7军随第18兵团入川作战,改编国民党俘虏或起义部队4万多人,兵力超过了5万。

第8纵队:

1948年9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以新编第11、第14旅和骑兵旅共1万余人,组成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姚喆任司令员,王长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2月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姚喆任军长,王长江任副军长,第8纵队虽然属于第一野战军序列,但其一直在绥远地区作战。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