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坝(鄱阳湖现在水位正常了吗)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3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九江鄱阳湖建设对生态的影响
1、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山区的水库由于两岸山体下部突然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以前没有水浸),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的原因分析).这种增加导致水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而一旦水库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对下游的影响比没有水库要大很多倍,等于是把水蓄起来一下子冲到下游,对下游的损害将是巨大的.
2、造成库区泥沙淤积
由于受水坝的拦截,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库区泥沙淤积造成水库的实际库容不断减小,好处随年递减.并且直接导致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3、下游土地的土壤盐碱化
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
4、库区及下游的水质恶化
库区水面面积大,大量的水被蒸发,土壤盐碱化使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增加,从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游河水的含盐量.
5、下游水环境的改变及影响
由于水质的恶化及水流流速的减慢,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这些水生植物不仅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
6、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造成河床被严重冲刷侵蚀,入河(海)口向陆地方向后退.
7、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会影响原先水生生物的生存,需要进行生殖洄游的鱼类如果被水库阻挡更是面临灭绝的危险.
8、对库区陆生生物的影响
淹没土地并非只是造成移民,陆生动物会被驱逐,陆生植物会被淹没.陆生动植物可能会有大批死亡,如果有濒危物种后果更甚.植物被淹还会发酵形成沼气,排入空气会导致大气污染和气候变暖。
鄱阳湖修建时间
鄱阳湖大坝建设用时四年。鄱阳湖大坝建设时间预计在2014年12月,争取开工时间则被定在了2016年的10月,而当前施工黄金期,加班加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6月份底正式完工,整整用了4年时间建设。以上是比较清晰可信的答案了。
如何治理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
第一,江西必须修长江与鄱阳湖的隔离大坝,一是确保旱时留住湖水;二是避免涝时江水倒灌!
第二,江西的植被与森林覆盖率必须有保证,重视水土保持。
第三,恢复鄱阳湖的湿地,扩大水库的面积,增强库容调节能力。
第四,鄱阳湖的五大支流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错峰、削峰。
第五,九江上游的错峰、削峰、(圩、垸)泄洪必须协调。
第六,湖口下游的海拨更低,地势更平缓,江水的过境能力严重不足,还存在个别行洪的瓶径(城市建设侵占河道、湿地),必须恢复长江的河道、湿地,疏浚河道,增强长江行洪能力,同时协调安徽的(圩、垸)泄洪。
第七,对湖泊而言,挖深是存量,防旱,恢复湿地是增量,防涝,鄱阳湖必须同步走。
第八,加强鄱阳湖的堤坝管理,可以考虑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居民居住分区,减少泄洪的代价。
鄱阳湖的淡水,是宝贵的资源,好好保护和开发吧!
鄱阳湖上面有多少个水电站
鄱阳湖上面有一个水电站。
鄱阳湖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蓄水能力可达200亿立方米,共安装8台单机容量1.15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经测算,总装机容量9.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33亿度。大坝轴线总长2986米,规划有泄水闸108孔。其中左岸设通航标准达2000吨级的三线船闸,右岸设216级阶梯式鱼道。
鄱阳湖,洞庭湖经常闹水灾,为什么不把湖挖深点
完全可以挖深洞庭湖,特别是那些围湖造地的地方,把部分挖深,填到部分田上,这样可以把田填高,湖泥还有肥力,又增加了湖面。
估计挖一半围湖造田的面积,填高另一半围湖造田的面积。
现在还有那些挖泥绞吸船,非常适合做这样的事。这类船把泥浆水冲到田上,把田填高,同时把湖面扩大,湖水挖深,有利于抗洪。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