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博主:亿勤网亿勤网 2024-04-16 79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龙山文化基因类型

龙山文化的基因类型主要是O2-M122。这意味着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其父系远祖完全来自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在4500年前,龙山文化的居民,其Y染色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没有其他类型,这与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

名词解释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lóngshānwénhuà]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lóngshānwénhuà]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因而得名。龙山文化分布广,西起陕西,东至海滨,北达辽东半岛,南到江苏,包括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故又称黑陶文化。参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龙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龙山文化最早因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存在于距今4900年至4100年前。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

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在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黑陶制品了。黑陶源自于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地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龙山文化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形成期。

夏与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而以伊洛河平原、洛阳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近日在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百余名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并达成共识:河洛文化生成在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起着主源、主导和核心作用,文字、礼器、青铜冶铸、都城以及河图洛书,都是河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

夏商都城均在河洛

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大量甲骨的出土,证明了殷墟属于商代晚期都城,也证实了史书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基本可信。此后,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二里岗,在洛阳偃师发现了又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商城,两座都城遗址的相继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

半个世纪前,考古学家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它早于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又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夏墟”。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

龙山文化是“母体”

刘庆柱说,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而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由于辽西红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一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区、“多元”学说比较流行,而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却被忽视。

对此,刘庆柱认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说明,夏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区“土生土长”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对中原地区、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河洛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因此,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源头来说,夏文化直接渊源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从对夏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而言,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华夏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汉文化的核心文化

延续性。中原文化如果从河南裴李岗文化算起,已绵延8000年之久。它从一开始就踏着强健的步伐走来,中间虽经历了时盛时衰的曲折过程,但始终没有中断。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再到河南龙山文化以至三代的夏、商、周文化,以及秦汉及其以后,各朝代文化始终延续发展。即使鲜卑族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蒙古族的大元帝国在中原建立政权,不仅没有使中原文化中断,反而使他们自身受到汉化。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支配下,使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自觉接受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只有中原文化始终自成体系,向来不曾被异化、被中断。这一点,在中国所有地域文化中恐怕是最为突出的。再以龙山文化为例,与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大体相同的考古学文化有: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等。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从发掘资料的实际情况看,它的水平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最后有的彻底中断,有的走向低谷。如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它的继承者是岳石文化,其文化水平明显地衰退;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灿烂的一支文化,但是它的归宿不知所终,成为学术界不能理解的谜团。石家河文化最后融入中原龙山文化之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尧舜联邦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以上这些情况就有力地说明中原文化它呈现出来的极强的生命延续性特点。

龙山文化基因起源

龙山文化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该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专家把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The End

网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不营利的目的分享经验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